昨天,有媒体报道称,8月12日,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在海南博鳌的一个会议上表现,中房协已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压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此报道一出,立刻遭到舆论和大众广泛质疑。调查显示,近八成网民反对暂缓出台新的压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且认为目前的新政远未达到调控的目标。对此,记者致电朱中一进行了采访。朱中一表现,目前市场预期混乱,不宜再出压缩新政,否则将影响房屋供给,带来新的问题。
不宜再出压缩新政
记者:中国房协是否曾经“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压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
朱中一:“上书”这个词是媒体强加的。实际上是今年7月上旬,在发改委和财政部召开的座谈会上,我们向这两个部门进行了汇报。汇报内容是我们采集的房地产市场变更的数据,以及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的分析成果。在汇报中,我们提出,国家刚刚出台的房地产新政正在履行,购房人和开发商的预期也正处于变更中,而且当时例如房产税等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大家的预期都非常混乱,因此不宜再出台新的压缩性调控政策。
稳固预期房市才健康
记者:为什么不能再出台收紧政策?
朱中一:其实房地产市场也有自身的规律,今年拿地,需要一到两年后才干形成供给。根据现在的数据分析看,新政不仅影响着购房人的预期,也同样影响着开发商的预期。我国多个城市土地供给量呈现下滑,也就意味着未来一到两年,市场供给的房屋会减少。而刚性需求是没有变更的,因此那时有可能再呈现新的问题。所以说,稳固预期,也要稳固开发商的预期,政策必须有持续性和稳固性。这样房地产市场才会逐渐变得健康有序。
新政将持续较长时间
记者:您认为此次新政产生后果了吗?
朱中一:当然产生后果了。多个大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已经明显下调,价格也没有再上涨,甚至有略微的下浮。这个后果很明显。而且在土地市场上能够反应出来,卖出去的地价已经不那么高了,正在逐渐回归理性。
记者:新政将持续多久?
朱中一:我认为新政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因为住房的基本是解决百姓的居住需求,而不是像去年一样,参加了很多投资需求。现在投资性的需求正在被踢出房地产市场,今后也不能让房地产成为投资产品,所以新政要保持下去。不过,国家应当考虑开辟新的投资渠道,让百姓过剩的钱能够有分流渠道。
媒体炒作捣乱市场
记者:“暂缓再出楼市新政”的说法一出,社会舆论反对声更多,您怎么看?
朱中一:我可以懂得。因为上网的年轻人多,他们正处在购房阶段,而购房又比较艰苦。不过我去年7月在向温家宝总理汇报工作时也提过,目前媒体的炒作,对于市场的捣乱影响也很大。客观地说,有些地区呈现“地王”比较正常,或者有些“地王”并不是住宅用地,媒体大肆炒作后,对购房人的心理预期,以及未来房价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作为行业协会,有任务向有关部门汇报市场的情况,而是否正确或者如何决定都由国家定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