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一
【中国企业家网】|专稿| 在竞购美国老牌杂志《消息周刊》的队伍中,首次呈现了中国买家的身影。据《中国日报》报道,南方报业团体、成都博瑞传播以及两家投资基金组成中方财团,联手杀入《消息周刊》争取战,这是中国首次参与竞购西方杂志。
财力、阵容 VS 出局
关于竞购原因,南方报业团体履行总编向熹对媒体表现,《消息周刊》以九种语言出版,拥有全球性的传播资源和影响力,这个平台符合团体的寻求目标。向熹同时强调,此举也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懂得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懂得世界”。
虽然在首轮竞拍中失利出局,但中国传媒机构的高调亮相与雄厚财力引发了多方关注。其中,南方报业团体是内地当前影响力和范围最大的纸媒团体之一,其履行总编向熹曾被达沃斯论坛评为“全球青年领袖”,还曾在奥巴马访华期间获得独家专访权。
参与此次竞购的另外一方--成都博瑞传播为A股上市公司,重要经营与《成都商报》有关的业务,利润额在内地纸媒行业中排名靠前。另据报道,参与竞购的两家基金公司同样具有强盛的资金实力。
除了不容小觑的财力,中方的出场阵容也颇有看点。据懂得,此次收购聘请的中介机构为美国Shearman & Sterling LLP律师事务所,该所曾成功操作了四川腾中收购悍马一案。
截至目前,《消息周刊》收到了约70份收购恳求。从公开信息来看,中国媒体此次被美方拒绝,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资产报价。而《中国日报》也援引向熹的话称,竞购失败的原因“可能在于竞购者的国籍,而不是给出的价格。”
出海战略
向熹指出,国外对于中国的媒体以及媒体人并不懂得,“他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参与竞标,但我知道,一家美国媒体来收购这家机构要更容易一些。”向熹同时表现,竞购《消息周刊》仅仅是个开端,目前正在寻找机会“收购另一家西方消息出版机构”。
美国著名杂志《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资深记者詹姆斯·法洛斯(James Fallows)发表评论称,《消息周刊》有自身的缺点,相较而言,试图购置它的南方报业团体是中国“最具企业精力”的媒体之一。
对此,中国国民大学消息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国内媒体竞购《消息周刊》是“走出去”战略的成果,这一趋势令人鼓舞。“目前,这个战略重要集中在媒体的海外扩大上。”
此前,在去年1月份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就明白提出,要努力构建现代传播系统,进步国内国际传播才能,进步文化软实力。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也曾撰文指出,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传播才能已成为“十分紧急”的战略任务。今年1月,消息出版业新政出台,鼓励更多媒体走向世界,去海外创办实体企业。有评论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媒体发展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不差钱”并非王道
博瑞传播董事会一位章姓人士对《中国日报》表现,在收购海外媒体方面,中国的传媒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中学到的远比成果更为重要。“竞购一家外国媒体就像约会一样,一个约会对象不爱好你没关系,你从中获得了成长。”
或许,博瑞传播该位人士的话才是内地传媒竞购《消息周刊》最真实的想法。在全球传媒产业大变更前夜,机会与应对成了硬币的两面。对于有胆有“财”但缺乏实战经验的中国传媒机构而言,如何正确找到海外扩大的立足点、建立适应海外文化与市场的高水准经营管理人才,成为“走出去”的重要任务。
凤凰卫视评论部副总监何亮亮指出,中国收购《消息周刊》的艰苦不在于收购本身,如何做到保持刊物的既有特点,同时能代表中国,又为本来的读者所接收才是要害。
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随着国内媒体海外扩大序幕的拉开,将有更多的媒体参加海外“跑马圈地”的大军。在资金实力被越来越多的投资方视为收购王道的关口,内地媒体首次海外“练兵”即遭失败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如何将资金、机会和创新重新进行排序,成为此次竞购留下的思考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