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未来第三方支付也绝对会是一个“贵族的生意”。其门槛不在于“1亿元的注册资金”,而是在于《管理措施》中对“实缴货币资本”和“日均余额”的比例要不小于10%。
这意味着,目前支付宝的交易额越大,马云要押在银行账户中的现金流越多。
目前,支付宝的备付金存在工商银行,收入存在招商银行。
“今后第三方支付公司报交易额就会比较慎重了。以前无所谓,张口就报,很多公司把进出算成两笔交易。估计以后所有的支付公司都会老诚实实。否则,说完了就得按照这个交易额提交报告,并且实缴筹备金。”一位支付行业资深人士称,央行设这个门槛就是让支付公司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和资本储备就不要做这个行业。
而在银行眼中,支付宝也绝对是个香饽饽。
银行业的业内人士谈到支付宝的时候,经常会讲这样一个有些自嘲的趣事:某家银行既和当当网直接联网,同时和支付宝合作。但成果持卡客户在当当网刷卡100个亿,其中90亿走的是支付宝,10亿走的是该行自己的网银。
对银行来讲,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确是吸存的很好渠道,其宏大的过夜利息可以让银行做同业拆借或者再贴现——中间业务在中国的银行系统中一直是最大的利润起源。
支付宝盘踞了第三方支付的半壁江山。目前,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3亿,截止到2009年12月,支付宝日交易额超过12亿,日交易笔数达到500万笔。
银行都想得到支付宝这样的客户,但这并不容易。
“如果按照这个《管理措施》要用统一的清算行、统一的商业银行,支付企业把所有的资金挪到一家商业银行之下,就有可能导致银行之间的价格战,对未来的行业价格系统产生影响。”一位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称。
他认为接下来将是 “大行间的游戏”——中型银行估计很难争取到,尽管他们也很盼望争取到支付宝这条大鱼。
当然硬币也有另一面。
《管理措施》实行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备付金只能有一个托管行(支付宝目前的重要托管行是工商银行),且过渡账户当天必须清零,把资金打入托管行。托管行必需要给央行报告,以便央行对其进行监管以及调剂支付企业的 “实缴货币资本”——尽管某位银行的人认为当天清零恐怕做不到,估计要隔一天才行,但即便如此,支付宝为其他银行在沉淀资金上带来的利益也将大大减少,这必定导致其他银行按正规的费率跟支付宝结算或进步收单的手续费,从而使支付宝的成本或将上涨。
此前,支付宝的操作模式是,除了工行外,在很多银行都有过渡账户,用来接收支付宝用户打过来的在途资金。每个银行的支付宝账户都有沉淀资金,支付宝也因此可以得到各家银行很低的优惠结算费率。
取舍
即使支付宝是个香饽饽,马云还是有需要担心的。
其中之一就是代收费业务。
其一位签约商户告诉本报,由于B2C商户直接与银行链接的付费通道要收取1%的手续费,比较贵,所以商户一般都用第三方支付。其中,支付宝的手续费0.8%是所有代收费入口中最高的,一些支付宝的竞争对手甚至将费率下降到0.5%,以求市场份额迅速增加。
一些商户正在考量是否需要沿用费率较高的支付宝。因为他们逐渐意识到只要抓住几大银行的入口,就基础可以满足需求,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服务都可以胜任,而且佣金便宜。
一位支付宝前高层流露,支付宝的未来不应当在代收费业务上,不过如何调剂,还要看团体的取舍策略。
与此同时,腾讯的支付工具“财付通”正在追赶支付宝。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近期发布的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支付宝以50.6%的份额盘踞半壁江山,财付通为25.2%。
腾讯商城正在吸引更多B2C商家进驻。不过,从财付通的交易构成来看,最大的交易起源于公对公的航空机票等交易,而这部分则是银行自己可以做的业务。这或许会成为财付通的隐忧——银行只盼望第三方支付公司去做那些他们做不了的小额支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