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记者 陈晓航 实习生 曾智
1999年9月7日,5个年轻人在华强北赛格工业园创立蓝点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后来蓝点在美国三板市场上市,市值一度达4亿美元。
当时工业园里有两家以企鹅为公司标志的企业:楼上的腾讯和楼下的蓝点,从高端研发人才储备和技术研发影响力而言,当时的蓝点还强于腾讯——但最终的差别在于,腾讯这只企鹅成功地熬过了互联网的冬天,但蓝点没有。
科技创业是十死九生的事,创业者必须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牺牲精神。回首往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自在’”。——回忆往事,康哲如是说
昨天,刚获评深圳30年杰出人物的腾讯创办人马化腾,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言时,曾经和腾讯同期“出道”,同在深圳创业的众多IT人士,成功的不成功的,想必都感慨万千。
曾经有很多深圳的IT企业,一度走在腾讯的前面,蓝点软件就是其中的一家——11年前的今天,5个20多岁的小伙子,在深圳创立了蓝点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他们的蓝点Linux软件,曾一跃成为中文Linux最大的供货商。此后,蓝点公司在美国三板市场上市,市值一夜之间达到4亿美元。然而,当美国三板市场股灾来袭时,他们没能熬过“互联网的冬天”。
昨日,记者辗转找到了当年蓝点的创始人之一——时任蓝点董事长的康哲。
新闻高才遇到3个电脑奇才
蓝点软件是中文Linux先驱。1996年,Linux操作系统进入中国。1999年7月,蓝点的几个年轻的创业者最早在全球发布了在framebuffer上进行汉化的中文Linux版本BluepointLinux。1999年9月7日,蓝点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创立。2000年3月7日,蓝点神奇地在美国三板市场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暴涨400多倍,市值超4亿美元。创造这个奇迹的,是4位没任何外资背景的小伙子——康哲、邓煜、廖生苗、李凌。当时,他们都才20多岁。
除蓝点的董事长康哲外,蓝点的总经理邓煜、技术总监廖生苗和研发部经理李凌都是电脑奇才。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性格迥异,却有着共同的梦想。其中的灵魂人物,便是最年轻、学历最浅却最富传奇色彩的邓煜。13岁时,邓煜随父母从南昌迁到深圳,1997年加盟深圳数据局下属的龙脉公司,负责网络规划、实施和调试,并在网上结识了深圳万用网专攻Linux的廖生苗。随后又在bbs上认识了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在校时便获得高级程序员证书的李凌。颇有远见的邓煜认为,他们几个人都是技术型人才,但一个项目要成功推向市场,需要一个把技术商品化、市场化的人。邓煜选择了盛润网络系统公司的康哲。
和他们三人不同,在广东潮州长大的康哲,创业前走的是另一条路。1990年他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在《经济日报》实习时就拿到了全国首届韬奋新苗奖一等奖,毕业时曾同时接到《经济日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证券时报》四家报社的接收函,但当时他没有选择深圳。邓小平南方谈话掀起改革开放新热潮。1993年,康哲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来到了《深圳特区报》。他希望自己能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释放自己的潜能——他递了一份“商业计划书”给当时的特区报社长吴松营,获得认可。之后,他独自一人撑起了特区报4个版的《电脑时代》,版面办得有声有色。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拉开信息技术时代的序幕。康哲觉得,“与其做一个旁观者或者评论者,不如投身到时代变革的大潮中。”于是,1999年3月,他从深圳特区报社辞职,加盟盛润网络系统公司——这是中国第一批从硅谷拿到风险投资的互联网企业。正是在这里,他认识了邓煜。
1999年4月28日,康哲、邓煜、廖生苗、李凌在深圳名典咖啡厅聚会,开始郑重筹划公司的成立问题——4个人就这样被命运的红线牵到了一起。
蓝点上市首日股价暴涨40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