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监管请求,重构上海文广的过程中,消息主业、频道资源仍留在上海广播电视台(RTS)直接收理。这部分资产很难在市场上定价交易。SMG想要将体制内的媒体巨头转型为一家控股公司,就必需要先把这一类资产剥离出去。
“中国现有的媒体资产上市之路是否通畅,一直取决于政策宽松度。因而,绝大多数的媒体市场化的摸索都是寻求边沿突破,也就是从远离政治的一端开端。”复旦大学消息学院副教授朱春阳指出。SMG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其大力推广上市的子公司都集中在内容制作和发行范畴。
对于目前SMG来说,在播出平台上已经取得的垄断地位并不足以使其满足,SMG依然在寻求从存量到增量的发展。在黎瑞刚上任后,SMG一直盼望可以在保持播出平台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面向全球华人的内容供给商。
然而,上市对于SMG来说并不意味着内容的制作和发行的商业运作会向着完整市场竞争方向发展。
对于SMG旗下商业运作成熟的子公司来说,上市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一方面可以引入资本、获得资本量的优势,在和非国有的内容生产经营公司的竞争中,能盘踞更优势的地位;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国有身份,可以充分地将经济风险政治化。
面对已经上市并拥有30亿资金投入的华谊兄弟和即将上市的光线传播的竞争,SMG必须通过引入资本来应对其在市场上的空间挤压;另一方面来说,国有身份在内容审核方面具有的优势不容疏忽。朱春阳告诉记者,“SMG旗下的东方明珠、炫动传播可以轻易地获得广电总局的甲类执照,一年只需一次审核而不需要将每个项目报批。而大多数民营的内容经销商都只能拿到乙类牌照。”
他说,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充裕资金,通过宣传体制获得风险把持的保障,SMG旗下的任何内容制作公司在上市后都依然会在行业内占领垄断地位。这或许会在某个时代内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是依附于SMG播出平台的需求和广电总局的政策支撑,SMG旗下的子公司看上去并不需要过多考虑市场需求的问题。
按照想象,在竞争市场中,成为对市场需求充分敏感的市场主体,精力集中在对于受众需求的满足上,还是在政策的保护下,成为一个听话、温柔的内容制作商,仍是上海文广此次改革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