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是中国旅游业崛起的内在动力和基本前途。
——范 敏
□ 夏 芳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升,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相继举办,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重要性日渐突出。2015-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的旅游强国。在这一波全球化的浪潮中,必定会崛起一批世界级的中国旅行服务公司。
现代旅游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理念,在产品品德、服务水准、人才素质和技巧利用等方面对传统旅游业实行再造,并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模式、管理理念和服务内涵,打造完善的旅游服务价值链而形成的。
在这百年一遇的历史机会面前,中国旅游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从传统服务中谋求突破,发明更大的服务价值?如何在世界旅游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为此,笔者采访了国内最大的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旅行网CEO范敏。
四个升级
再造传统旅游业
近日,国家旅游局召开上半年旅游经济分析会,对2010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2010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增加动力比较充分,旅游花费保持茂盛,旅游市场较快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明显好转。
问:目前,国内传统旅游业存在着发展瓶颈,服务意识和服务程度相对照较落伍,必须实现转型升级。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旅游市场?
范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旅游业的再造,必须在产品品德、服务水准、人员素质及技巧利用等四个方面全面升级,实现向现代旅游服务业转变。
首先要提升产品品德。旅游产品是旅游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实现产品品德升级,既要开发更多的产品种类,又要拓展新型旅游情势。
目前,观光旅游已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商务旅游、特种旅游、康体旅游等新情势不断出现,因此,在产品供给上,旅游服务企业应当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升级为观光旅游与休闲旅游并重。基于此,携程从2010年开端实行了新的旅游战略,在保持本来自由行产品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大众旅游业务,推出更多样化、合适不同人群需要的旅游线路,丰富团队游、一日游等产品和服务系统,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休闲需求。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旅游已经朝深度化、个性化发展。在旅游情势上,要突破“吃、住、行、游、购、娱”的传统模式,发展“文、史、体、农、家、学”等新型旅游。这些新型旅游情势重视创新,富有深厚的内涵与文化气味,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比如文化旅游,通过鉴赏异国文化、追寻文化遗踪或参加文化运动,满足了游客寻求文化享受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气。又如体育旅游,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加和感受体育运动和大自然情趣,是体育与旅游相联合的一种新休闲生活方法,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各种体育赛事的带动,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情势。
第二是要升级服务水准。《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指出,旅游是人类社会的基础需要之一,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发展旅游的基本目标是进步生活质量并发明更好的生活条件。
目前,传统旅游行业的服务意识广泛比较落伍,程度不同的服务人员往往会造成服务水准参差不齐。各种行业潜规矩大行其道,欺骗花费者的行动时有产生,其成果不仅损害了花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标准化服务是中国的一块“短板”,在携程这里产生了转变。携程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群众供给可靠、便捷、丰富、创新的旅游服务。
提升服务水准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标准化的服务,实现产品德量有标准可依、服务质量有标准可依。携程引入精益服务理念和六西格玛管理工具,用制作业的标准来做服务行业,将看来混乱无章、没有规律、重要倚重个人服务技巧的旅行服务,变成了大范围、可复制的个性化或标准化服务。产品方面,携程推出的“透明团”,对团队游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细节做出了标准化的透明承诺,代表了行业发展的方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