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贷款银行方面认为,这些疑点尚不能作为证明这批贷款是“假按揭”的有力证据,银行认为在还款起源上“并未发明这批按揭贷款存在明显的虚伪按揭特点”。
吴江市建设局的相干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甄别购房合同是否造假的一个方法,就是看是否有在该局开发办进行网上备案合同,而银行在自查过程中也对这一项进行了审查。
银行自查称,在贷款审查审批阶段,边某、周某、祝某、万某四人购房合同开发商已经网签备案,但对购房的另外9人有无网签备案则没有提及。
根据本报记者核实,在已经办理网签备案的四个人中,有三人购置面积在110平米以下,另一人的购置面积约为654平方米,而包含唐骏在内的其余购置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购房者的网签备案情况,都未提及。
骗贷资金流向印子钱
警方侦察发明,“虚伪购房”只是一系列事件的起点。
此案案情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虚伪增值税发票向银行贴现融资,其二是签订虚伪购房合同骗取贷款,其三为非法放贷。这三项罪名之间互相干联,第三项非法放贷的资金中有近3600万起源于第一、第二项获得的信贷资金。
在信贷资金一再收紧之下,一条由信贷资金出发,流经开发商和中间人,转入地下印子钱市场的路径,由此浮出水面。
警方调查显示,2009年,王某利用其把持的多家公司,虚构贸易背景,在四家银行办理贴现3.12亿元,共76笔。经网上税务信息系统核查,上述 3.12亿元银票贴现业务中,查出不相符的增值税发票288张,金额合计8294万元,占比26.6%。
“由于网上税务信息系统只能证明增值税发票的真假,尚不能反应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全部信息,我们将进一步到税务机关逐笔核对。”相干银行称。目前税务机关正在协助警方核对这部分信息。
同样是在2009年,王某又安排了包含唐骏在内的8名亲友与博金置业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以此向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吴江支行办理按揭贷款,总额1.47亿元。
随后,王某以其把持的“吴江世佳”、“苏州世佳”等公司或公司员工的名义,向苏州优曼服装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非法放贷1.03亿元。其中,博金置业将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吴江支行发放的565万元贷款中的500万元,转手便贷给了吴江好运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相干银行核查显示,在总共列出的四笔印子钱中,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和票据承兑的总额近3600万元。
金额时间贷款公司最终流向资金源头第一笔1270万元09.07.21吴江世佳吴江好运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某国有大行于2009年7月22日发放给苏州世佳1450万贷款第二笔500万元09.07.21吴江市博金置业吴江好运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某股份制银行于2009年7月21日发给吴江市博金置业的565万元贷款第三笔1462万元08.10.15经过吴江世佳、钱菊芳、沈会芳等账户流转顺利房产公司某股份制银行于2008年10月15日为苏州世佳办理的票面总额1500万元的银票贴现,获取资金1462.8万元第四笔360万元08.08.08经过吴江世佳、江苏世佳等账户流转苏州优曼时装公司另一股份制银行于2008年8月6日为苏州世佳办理贴现获取582.06万元“经过核查这四笔贷款和贴现资金都是几经转账才转贷给三家企业的。”银行方面称。
有相干人士表现,“假按揭”事件的曝光一般由内部利益的分配不均引发。该案的缘起是一宗匿名举报,则可能缘于一些恩怨或者利益纠葛。
银行方面则一再强调贷款的流程和监控都符合规定,且“贷款担保重要是地产抵押,迄今没有形成贷款丧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