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走秀网、第五大道还是刚创立不久的魅力惠,都声称自己建立了严格的进货渠道,
但为了争抢客源,产生粘性购置力,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奇招迭出。
奢侈品爱好者,32岁的Mia和先生都是金融从业人员,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海外出差、旅游、度假的机会非常多。2009年以前,家中多半的奢侈品都是千里迢迢从海外带回来的。
“总是要盘算汇率,货比三家,非常让人头疼。”提起之前的购物经验,Mia一脸的无奈,“没措施,我们虽然有才能去花费奢侈品,但比较一下就知道在国内专柜购置非常不划算,除去税和杂七杂八,同样的货价格能差到百分之四十。你有这个花费经验,知道它基本不值这个价。”
2009年,同事偶然在奢侈品折扣网站“第五大道”上买了一只名品包,“是真货,她就鼓励我试试看。”虽然网购时间不短,但一向只在网上买些洗衣粉、电话等日用品的Mia还是不太信任可以网购奢侈品。
抱着尝试的态度,她先是一个月平均一两千地买了点儿化装品,感到还不错,继而便开端在网上买鞋,买包,替先生买领带,买衣服,一年下来,“我们的日常穿戴几乎都是在网上买的。”
连第五大道的首席运营官孙多菲也没想到她的购置力这么强,“我们通常不知道客户的真实身份,也就无从懂得他们的潜在购置底线,其实,像Mia这样一下订购30条名牌领带的客户并不算少见,有一次,一位客户订了一块十几万的表,我就掏腰包坐飞机亲自给送过去。”
如今,Mia和周围差不多五六个朋友改成在网上买名牌了。“如果可以的话,我确定选择国内的奢侈品网购,首先语言互通,售后有保障,同城的话更加方便快捷,网站能供给很私人化的VIP服务,也不用我花飞机票,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呢?”
吃螃蟹的不只一个
2007年,走秀网的开创人、现任CEO纪文泓在欧洲发明了一款刚开端风行的运动鞋,非常爱好,回到国内却发明基本找不到这个牌子的代理商,更不要说让其他花费者去懂得这个品牌。
有着多年国际品牌服务和海外旅行工作经验的他敏锐地感到到,这里面有着宏大商机。他的错误黄劲也认为,如果可以建立一个专注于时尚,而不同于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的B2C,不仅非常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全球趋势,也会迎来不可限量的大好远景。
差不多同时,还在纽约大学学习奢侈品管理的央视前导演孙多菲从美国放假归国,随身带了很多奢侈品。因为太多用不完,就在淘宝注册了个网店筹备转手,不料新的旧的品牌一大堆,居然很快就被哄抢一空,这可让她吃惊不小。
曾在华尔街投行做中国区主管的姐姐孙亚菲恰好也在国内寻求新的创业机会,通过妹妹的经历,她看到了奢侈品在中国的上升速度和其在网上购置方面的空白,就决心姐妹联手,把电子商务与奢侈品相联合,成立一个网上奢侈品的奥特莱斯店——第五大道。这一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她的前老板、拥有四十年投资经验的华尔街投资银内行波特·毕博的赞美和支撑,并作为她们的“天使投资人”,为这个创业项目注入了第一桶金。
2009年,中国奢侈品花费总额达94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而中国奢侈品花费市场仍在不断扩大的前提下,涌入中国来掘金,似乎是越来越多世界大牌的战略扭转趋势。
然而据2010年3月艾瑞·壹商咨询机构的最新报告《轻奢侈品与网购市场适应性课题研究》,中国人的年平均奢侈品花费数量不过在4件以内,花费金额则只有2万左右,还处于体验阶段。同时,专柜和商场仍然是奢侈品花费的主力阵地,大约占总数的60%以上,剩下有二三成是海外花费,再加上小部分的奥特莱斯实体店分流,网上购物所占的比例仍然处于微弱的一方。显然,空白并不仅仅代表着风险,还意味着无穷的机会。
想在这一范畴分一杯羹的不仅仅是中国人自己。模仿欧洲的VENTES ¨CPRIVEES和美国的GILT购物模式,一个由四位在亚洲奢侈操行业拥有资深经验和丰富人脉资源的团队创立的品牌Glamour-Sales魅力惠首先于2009年8月在日本东京挂牌,半年后在中国上海上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