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求生”,这是从事机票代理行业10多年的吴为(化名)几天前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老在他的脑海中回旋。“也许从心坎里感到这句话反应了我们机票代理人的现状吧,”吴为说。
从今年年初各航空公司开端处心积虑地要推行代理零佣金制度,到最近引发业内轰动的中航信(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封杀平台风波,让国内机票代理商的生存境况日益艰巨。在航空公司和中航信的两面夹击下,中国现有的约5000家代理商如何才干持续存活?在面对生存抑或逝世亡之时,有的代理商开端喊着要转型,有的则抱着“混一天是一天”的侥幸心理,而吴为则面无表情地说:“不敢想。”
禁折令后下降代理人嘉奖
机票代理“暴利时代”不复返
1980年出生的吴为是个“80后”,机票代理点在西三环边上的一座写字楼一层,虽然代理处面积不到10平方米,但地理地位算是相当不错了。吴为说,自己学历不高,职高毕业后在一家饭店行李部工作了一年多后,依附在航空公司工作的亲戚帮助“糊里糊涂”地干起了机票代理,那是1999年,当时是机票代理的 “黄金年代”。
“在2001年前,做机票代理的钱太好挣了,每天纯利要是没有3000到5000元都不算上班。”吴为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激动。据他流露,当机会票代理直接到西单民航大厦找航空公司拿票,挣的都是暗扣,就是一张机票的实际票面售价是全价,但代理人却可以从航空公司拿7折甚至更低价格机票,然后再以9折左右的价格卖给花费者,而且由于是航空公司自己往外放票,所以机票代理人甚至不用上税。这样卖一张票的利润就可以达到几百元。
不过,由于上述销售方法绕过了中航信系统,遭到该公司反对。后来民航总局颁布了禁折令等规范市场行动的政策,机票代理业逐渐告别了暴利时代。现在,机票代理人的收入起源就只是3%的代理费和完成必定的售票量以后航空公司给的嘉奖,就是通常所说的“3+X”制度。
“刚开端干票代时一年能挣百万,但今年之前,机票代理行业已经从暴利过渡到微利,而今年以后,干脆进入没利时代。感到这个行业越走越窄,越来越没‘钱途’。”吴为颇为无奈地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机票代理基础都要应用中航信查询系统,业内俗称“黑屏”,每个月的应用费是600元,打票机是600元。一般情况下,小代理也得要两台查询系统。雇佣两名员工的工资是一个人2000多元,再加上房租等成本,开销上万。同时,为了保护客源,逢年过节要请客户吃饭并送些礼品。
说到收入,除了3%的佣金一般是固定的,其余X部分的嘉奖会经常性变动。据懂得,在北京一般国航规定,代理人每个月的销售中有55%为国航机票才干给嘉奖。东航、南航等差不多请求自己公司机票达20%左右有嘉奖。“有这些限制条件本来就增加了机票代理人拿嘉奖的难度,在民航春运、暑运等民航旺季,航空公司就会减少甚至取消嘉奖。机票代理人收入骤减。”吴为叹了口吻说。
6月底,国内三大航共同下调机票代理人嘉奖,以至于吴为说一到民航市场旺季就头疼。机票代理人最不爱好市场旺季,因为淡季和旺季一般是指旅游客人,中小代理人重要面向商务客人,机票销售不太受季节影响。而旺季机票销售状态火爆,航空公司给机票代理人的嘉奖就少,一般为“3+2”左右。相反,在淡季,航空公司为了鼓励代理人,往往会给较高的嘉奖。
支出大再加上收入下降,给机票代理造成很大的现金流压力。“我的现金流一直有问题,因为商务客人一般会选择月结,而代理人和航空公司是一周结两次,也就是说,代理人要替客户背近一个月的票款,压力很大。”
不仅资金压力大,精力压力也大。和航空公司一样,机票代理人也非常关注气象,因为恶劣的气象很多飞机耽误或取消,代理人要给花费者办退票。“记得在清明放假前一天夜里1点半,突然接到一个顾客电话,说飞机耽误很长时间了,机场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飞,你说,到底几点可以飞。”吴为哭笑不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