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鹏成为智联招聘的COO之后,雷卫明很快与赵鹏站到了同一个阵营中。而抵触激化即呈现在赵鹏接手公司CEO之后。
由于公司事迹不佳,2009年8月,刘浩发布辞去智联招聘CEO的职位,由COO赵鹏接替。市场总监出生的赵鹏一上马,就决定一改刘浩时代智联铺天盖地广告宣传策略,转而更加强调销售业务本身。
2006年,智联招聘获得了澳大利亚Seek公司的投资,Seek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了智联招聘25%的股权。在首次获得了 Seek 2000万美元的注资后,智联将大笔资金投入市场营销方面。
“当时每个员工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高兴,大家幻想着有一天智联能在华尔街上市。”徐芳说。当时智联在市场上大做广告,请黄健翔、徐静蕾做代言人,一时间电视、广播、地铁灯箱、互联网上到处都是智联的广告。
2008年智联又获得了Seek公司2亿美元的投资,当时刘浩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我们并不急于上市,而是盼望能把智联招聘尽快做成范围最大的企业,这也是投资人盼望看到的成果。”有业内人士估算,仅2008年1年,智联的广告费用就多达2.7亿元国民币。
不过,在大范围投入之后,那一年销售部门却并没有表现出更好的事迹,有销售部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销售越来越不好做,要不断开发新客户,但新客户在哪里却不明白。”智联招聘的最大股东Seek公司的一份财报显示,智联招聘2008财年的亏损额约为1.185亿元国民币。2009财年的亏损额高达1.7亿元国民币。
而在赵鹏上任后,一系列“去刘”政策被相继推出,包含专门成立了电话销售组,着重开发中小企业新客户,压缩广告投放等。
“新老政策分辨触动了不同人的利益,导致实行有问题,”上述销售部人员说,“雷卫明在销售部很多年了,老员工跟着雷,然而销售部人员流动很大,新人大多跟着罗。现在的两队高管互相开除对方,其实是抵触积蓄已久的产物。”
决裂的管理层与履行层
外界猜测这场人事地震或因当年刘浩时代的“总” 们与赵鹏时代的“总”们间的不和导致的,但是智联招聘销售部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样的结论并不正确。它实际是以赵鹏为代表的公司履行层与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发展方向和模式的分歧造成的。
智联招聘的前身Alinance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做猎头起家的。1997年智联开端涉足在线招聘业务,是三大招聘网站(中华英才、51JOB、智联招聘)中最早开端从事在线招聘业务的公司。然而经过十几年的运营,状态却一直堪忧,从2000年的第一笔投资至今,累计已经获得 5次投资的它,却始终未能实现全面盈利。
2006年,澳大利亚Seek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了智联招聘25%的股权,之后又不断注资达到2亿美元。Seek公司2009年年报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Seek公司拥有了智联招聘56.1%的股权,而2008年年报中,这一数字是34.7%。
而智联招聘股权结构也由2008年,Seek公司、澳大利亚投资银行麦格理及刘浩个人的持股比例为4∶3∶3,变成了 2009年的Seek公司占绝对的控股的地位。由于Seek这部分股权基础是购入刘浩部分所得,因此刘浩在智联管理层的地位呈现弱化,进而导致了真正懂得公司运营的人远离公司管理核心。
近期,董事会对履行层的不满体现在公司上市问题上。
赵鹏在“第四封信”中暗指,“关于‘阻碍公司调剂法律架构,妨碍公司上市打算’,作为高管中持有期权最多的人,(我)不会阻碍公司上市打算。”
事实上,智联招聘讨论上市已经是旷日持久的事。公司上市的前提是要全面盈利,虽然赵鹏在给全部员工的邮件中说到,智联招聘在2010年迎来了盈利的曙光,但是这已经不能转变投资方对他的不满。
人力资源网站的人力资源乱局
“我对公司真是没啥信心了。”徐芳明白地记得,2008年年底,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智联招聘的日子极不好过,当时公司曾进行过一场悄无声息的裁员。“那时候正值年底,大家休年假的比较多,也有提前回家过年的。我们常常看某个同事离开,此后就再没有回来,不久才知道是被开除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