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 赵阳) 近日各大海外代购网站纷纷表现,将大幅增加代购价格,原因是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将从9月起把个人邮寄物品应征进口税税额的起征点从国民币500元下调到50元,超过50元的物品就要收税了。对于此次调剂,不少人认为将严重打击海外代购业务,对此海关总署昨天明白回应称,海外代购本来就应作为“货物”纳税,作为“物品”涉嫌逃税。
据悉,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称9月1日开端,海关将对个人邮寄进出境物品应征税额进行调剂,个人邮寄物品进口应征税税额起点从500元调到50元。海关总署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现,认为《公告》进步了海外代购成本,是混杂了“物品”和“货物”的概念。
他表现,根据《海关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对进境商品差别为货物、物品等不同监管对象,实用不同的管理请求。物品具有“非贸易性”的特点,进境后不得出售或出租。显然易见,海外代购的商品具有牟利性,它将再次进入贸易范畴,所以海外代购的商品不是物品,而是货物。“对于货物,无论价值多少,都要照章纳税,这是一贯的。” 记者懂得到,此次发布的《公告》再次明白“邮运进出口的商业性邮件,应按照货物规定办理通关手续。”
有些海外代购商家打算在9月1日《公告》正式实行前利用所谓“合理缓冲期”进行囤积。针对这种情况,海关总署已经请求各地海关加强邮递、快件渠道进境个人物品的审核,严格差别亲友间馈赠个人物品和商业性邮件,其中对商业性邮件一律请求按照货物办理进口手续。
马上就访
海关发明有人回避纳税
谈到此次起征税额的调剂,海关总署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商品匮乏,经邮递渠道进出境物品总量较小,重要为个人物品。从照顾侨眷出发,海关对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给予必定幅度的免税优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进境邮件不再是亲友间馈赠的物品,“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网购、邮购、海外代购等业务发展迅速,从我们实际监管的情况中发明,一些不法分子打算将所经营的进口货物拆分成多票,伪报为个人物品,利用个人物品免税额优惠规定,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境,回避监管。”
他表现,这种违法行动除了将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外,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回避了对进口货物的管制,包含安全、卫生、质量等各种问题和风险很可能被花费者所承担。
相干消息
淘宝:新政会淘汰一些店铺
晨报讯 (记者 张璐) 昨日,记者打开淘宝网站时,依然发明了很多海外代购化装品及时尚背包的卖家。一款美国某品牌40毫升防晒隔离霜的代购价格为149元,而网友留言称这款商品在柜台要卖200多元。
起征税额大幅调低必定会使这一“优惠”打折扣,那么此举是否会导致卖家和买家放弃代购,从而影响到个人交易网站的注册量和交易量?淘宝网相干负责人陶先生告诉记者,卖家放弃业务并不现实,淘宝也会对所有卖家一视同仁,不会因此对海外代购的卖家有相应的“补贴措施”。
陶先生认为,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后,代购卖家可能会感到一时难以接收,因为经营成本增加了,但当他们意识到花费者的需求仍然存在时,就不会放弃代购业务。“花费者也会感到,尽管比本来代购贵了,但还是比国内大商场里卖的便宜。”陶先生也承认会有一些店铺因入不敷出而被“自然淘汰”,“比如他们的代购价高于或等于国内零售价差,当然这毕竟是一小部分。”同时他也表现,有退出的代购卖家,就会有新进入这行的,终归都是因为花费者没有其他特别的渠道低价购置商品。
“另外,很多开代购网店的都是在外国上大学的学生,他们看到专卖店打折就把花费信息发出去,有买家买了,他们再去专卖店里买。因此风险小,不会产生压货的状态。”陶先生说,他认为网上传播说代购业务会萎缩有些“危言耸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