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们里面会呈现明天的马化腾、丁磊和张朝阳,或许他们只是后来人的铺路石和炮灰。中国LBS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刺激的不断定未来。
成远|文
7月里,街旁网的80后创业团队忙得不亦乐乎。从上海苹果旗舰店开业,到北京雕刻时间的合作,从新人邵夷贝的签售会,再到《城市画报》等小资杂志力推的荒岛音乐节,街旁的运动一场接一场。运动的背后是为了推广街旁的移动社区产品,用户可以到这些运动现场,用手机上的街旁客户端签到,得到优惠或礼品,最后就有相当一部分用户留在街旁的社区里,并且和有共同兴趣参加这些运动的朋友长期互动。
无独有偶,7月开开网也做了苏州活力岛音乐节。开开和街旁属于同类,它是手机贝多开创团队专门做移动社交的新产品。而国内更早发布移动社交产品的玩转四方也没有闲着,和各种各样的资源谈合作成了开创人谢晓最近花很多时间在做的事。比如玩转四方刚刚和手机VIVA合作,在社区里供给给用户1500种电子杂志的内容。
用户、手机终端、线下商户、内容、媒体合作、线下运动,都是这些移动社区创业公司们目前投入全力圈占的资源。
这一切都源于Foursquare在美国火了,这一波热潮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投资热潮。Foursquare的风行被解读为,是在美国掀起了移动互联网本地服务比赛,它以培养用户到某地就签到的习惯动作为切入点,让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留下对线下真实地点的行动痕迹,并用各种鼓励手段促成用户和地面商家互动并花费。
它的中国克隆者们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敏感地听到这场全球移动互联网本地赛跑的发令枪响。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跳出了三四十家声称在做类Foursquare产品的公司。但移动互联网是全球技巧,而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地位服务)是本地服务。竞争环境面临很大差别的中美创业者们,未来的道路也确定会有差别,而且这些差别会随着前进成倍放大。那么中国Foursquare们将走出怎样的道路呢?
极客当道
许多人乐观地认为,Foursquare相当于5年前的Facebook;更有人认为,它背后的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相当于10-12年前开端进入猖狂爆发期的桌面互联网时代的开端,是酝酿下一个谷歌、微软的机会。而从历史经验看,至少有一点是非常类似的,那就是“极客当道”。无论风险投资,还是传统IT巨头,现在都将眼光锁定到了这群年轻的极客企业家身上。
街旁的开创人兼CEO刘颖(David Liu),1985年生于台湾,在美国长大。他坦言,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公司还在迟疑要不要做类Foursquare。因为他之前的公司Good OS是为台湾宏达电等大型硬件厂商供给定制“云操作系统”的开发,因此公司擅长根据大客户需求定制开发,其业务本质是纪律和履行,而对着重用户体验的网络产品没有太多可资利用的经验。这个担心直到他来北京认识了杨远骋之后才得以化解。
目前担负街旁产品总监的联合开创人的杨远骋2008年毕业于北航,曾参与王兴的海内SNS产品,并在百度做过用户体验研究。业余时间,他是关注交互设计的Blog“懒人有禅”的作者之一。得到杨远骋这员大将,街旁开端全面模仿Foursquare、Gowalla等移动社交产品。7月初,街旁发布了和多普达手机的合作。
玩转四方的谢晓则出生名门。1981年出生的他,毕业于同济大学盘算机系,曾在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在叫微软中国研发团体做了9年工程师。他是微软亚洲最年轻的专家级工程师,离职时任微软高级软件开发主管。微软的经历让谢晓对技巧有更加系统和完善的认识。离职创业之初,谢晓为了打磨掉工程师身上不善交际的弊病,逼迫自己做了一款自己写的软件的销售员,近半年的销售经历被他形容为“褪了一层皮”。去年年底,谢晓从TechCrunch上注意到Foursquare初露锋芒,终于决定了他创业的方向。随后不久,他就发动自己的人脉,网罗各路资源,在今年4月初即签订了天使投资,同时发布iPhone版玩转四方,成为业界最早发布模仿Foursquare的中国产品,还在TechCrunch上曝了一次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