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短信通知,如果你发明你的信用卡有不正常交易产生,可以及时打银行热线,立即禁止”,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表现。
警惕成不良商户“提款机”
虽然有银行人士的安抚,但是用户的担心不是毫无缘由。事实上,后三码离线交易产生的信用卡被盗取资金的风险是存在的。
比如作为防备手段的短信通知功效,据记者懂得有的银行规定只有产生500元以上的交易额时,才会短信通知持卡人。那么获取了他人信用卡卡号和后三码的“有心人”就有可能利用这个规矩,每次只花费499元而不被发明。
再比如,各家银行对“预授权”的规定不尽雷同,有的银行规定持卡人在花费完签字后,商户才干正式扣掉实现冻结的那部分资金;而也有银行规定具体扣除钱款的时间由商户决定,有的商户或许在持卡人没有产生实际花费时就会扣除钱款。甚至是,某些居心不良的商户在获取信用卡后三码后会借此良机“偷取”用户的钱。
市民方先生就碰到了这样的倒霉事,在一次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寄来的账单中,他发明多出了一笔300元的莫名扣款。几番和银行沟通之后,他得知这300元被一家从事会员花费折扣卡的商家给扣走了。怎么会和该商家产生关联呢?本来一个多月前方先生在街上看到该商家摆摊设点倾销一种花费折扣卡,工作人员对他表现试用期过后不续订可主动取消,然后要方先生填写个人详细材料,包含信用卡卡号和背面的数字。正是填写了这些数字,让方先生不警惕成为商家的提款机。方先生后来懂得到,该商家是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签约商户,申办了“离线支付”业务。商家登录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信用卡远程支付MOTOPAY(离线支付)”栏下,输入被供给的账号、客户的信用卡卡号与后三码,便可自行输入金额,进行划款。
“这样的漏洞的确是存在的,如果知道持卡人的卡号和后三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签约商户的确可以将用户的钱给划走”,一名第三方支付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现。这些不良商家不会划走大笔金额的,一次只划两三百元,让人不易察觉,“所以第三方支付平台必定要加强对签约商户资质的审核”。
而今年6月郑州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则更加让卡族们心惊肉跳。
3名犯法嫌疑人居然在手中没有信用卡,也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租来POS机终端,猖狂刷卡套现20万。要害就在于,嫌疑人获得了信用卡的卡号和后三码。
“一旦你的卡丧失了,你感到卡号、后三码信息泄漏了,尽快挂失,信用卡的后三码会相应变更的。”记者拨打了建行、农行等多家银行的客服热线,都得到了同样的建议。
记者手记
危险且被疏忽的“第二密码”
通常人们都记得不要将自己的信用卡密码轻易流露,却对后三码懂得甚少,“保密工作”更加谈不上。
称后三码是信用卡的“第二密码”毫不过火,前面文章已经提到,一些“有心人”会利用他人的信用卡号、后三码,预定机票、酒店或者网上花费。其实,后三码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防止自己的卡被“克隆”。不法分子如果偷窥获取了信用卡账号信息并复制卡,如果没有后三码信息,即使知道密码,取款时也会被ATM机器拒绝。
对于这样重要的一个“密码”,国内持卡人几乎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更没有相干的风险意识。重要原因是银行虽然鼓励用户进行持卡花费,但是却没有尽到警示性提示的义务。在用户办理信用卡时,相干的材料上都没有任何介绍性、警示性文字涉及后三码。
在美国等国家,不论是过卡交易还是离线交易,交易凭证都是持卡人签字或后三码,因此国外持卡人对后三码的保护意识相当强。而国内的银行鼓励持卡人给信用卡设置密码,宣传密码的重要性,同时又支撑后三码的离线无卡交易,却不向用户告诉后三码的重要性,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相干链接
“三招”看牢信用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