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长沟粽子“兴”四方

时间:2010-06-20 16:14来源:济宁日报 www.yunhepan.com

  东方圣城济宁消息网讯 “大嫂加油!大嫂加油!”“小妹快点!小妹加油!”

   6月13日,任城区长沟镇后薛村内欢呼声此起彼伏。来自全镇20多个村的60名选手参加了 “长沟镇首届包粽子比赛”。只见选手们整好苇叶,放入江米、蜜枣,用麻线一扎,眨眼的工夫,像变魔术一样,一个四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村民赵华英以15分钟包100个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

   长沟人包粽子有渊源历史。该镇自古是水旱码头、商贾云集之地。600多年前,一南方客商坐船沿运河来到长沟,被长沟纯朴的民风吸引,落户长沟镇后薛村,也把包粽子的技巧传给了后薛人。以前包粽子是为养家糊口,小打小闹,品种单一,提篮小卖,赚个油盐钱。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程度的不断进步,饮食也越来越讲究。绿色环保、营养丰富、不加任何添加剂、老少皆宜的粽子成为人们的首选。该镇党委政府积极领导群众在原料、花色品种、扩大范围高低工夫。原料都是上乘货:微山湖碧绿的苇叶、江南特点江米、乐陵蜜枣、白糖。品种有:江米粽子、竹筒粽子、黑米粽子、肉食粽子等20多个品种。包粽子每天的下午4点开端,包到8点,晚上11点放到特制的煮锅里,煮1个小时后出锅。剥开苇叶,就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每天凌晨4点钟,满载粽子的电动三轮车,从各家各户涌出,在济梁路上汇成一条长龙向济宁城进发。“绿色食品,又香又甜的长沟粽子”的叫卖声响彻济宁的大街小巷。据不完整统计,在济宁城卖粽子的95%是长沟人,他们都有固定的市场。后薛村范芝管在济宁北菜市卖了近30年的粽子,她包粽子个头大,分量足,口感好,老主顾非她的不买,她每天包600多个粽子,不到2个小时就卖完,获利100多元。只这一项,全家每年盈利近4万元,靠包粽子,她发了家,致了富,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彩电,冰箱,电脑等高级家电一应俱全,日子过得比蜜甜。向范芝管家一样,后薛村100多户,家家户户包粽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粽子专业村。由于销量不断增加,一家人包的量满足不了顾客的请求,部分村民就雇人包粽子,刘庆路家常年有十多人打工包粽子,每天销售粽子一万多个,重要供给济宁市的放心早餐亭。靠包粽子后薛村率先跨入了小康村的行列。镇里聘请专家为后薛村设计了合适居住的小康楼图纸,一年的工夫,20多座小康楼拔地而起,飞檐斗拱,华丽堂皇,村民的日子赛神仙。在后薛村的带动下,回林、付庄、前陈、元田等20多个村也相继参加包粽子的行列,全镇有3000多人从事粽子加工,年获利3000多万,成为富民一大产业。随着济宁市场的饱和,精明的长沟人举家到外地包粽子,现包热卖,足迹已遍布济南、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全国20多个城市。付庄村民刘小董在嘉祥包粽子,一年纯利13万元;后薛村民刘建立在济宁包粽子年获利8万多元。全镇在外地包粽子的有300多户,年获利1500万元。随着粽子产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分工也越来越细,有专供原料的、有专包的、有专卖的。后薛村村民刘庆岩专购江米、蜜枣等原料,供给包粽子户,由于他的原料质优价廉,服务态度好,客户越来越多,目前已有固定客户100个。

   为发展强大这一产业,该镇在消息媒体上大作广告,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长沟牌”商标。近日,长沟镇被山东省授予农业旅游示范点。该镇抓住这一契机,把葡萄文化、运河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餐饮文化有机组合,打造了摘葡萄-游运河-看大港(江北最大的内河港深达美港)-观泵站(南水北调东线长沟泵站)-吃粽子-赏千年白果树的旅游线路。让市民感受独具魅力的长沟文化,并以包粽子比赛为载体吸引游客到农家学包粽子,放松身心,享受快活,拉近城市与农村的距离,共创和谐美好的新生活。镇党委书记张成俊对此有着更深入的懂得:端午节要成为真正的端午节,要发掘出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的深意,进行传承,不能简略的让吃、游、花费盘踞了节日,而要的是文化内涵。在文化的传承上更应把文化内涵和现代化的生活方法联合起来。在关注人们的生活、关注人生命的质量和关注亲情友谊高低工夫,在文化方法和情势上来些创意,更要传统。确实让端午节丰富起来,活泼起来,让节日转起来,唱起来,传下去,形成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节日理念。

  看咱包的粽子个大又实在!

  ■通信员 王世友 李宗顺

  

相关阅读
  •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泗水圣水峪镇加快推进示范片区建设
  • 济宁市“小特产”打造“大产业” 实现乡村兴、农民富
  • 科学规划+示范带动 济宁全力绘就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
  • 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济宁金融机构推出“强村贷”
  • 乡村振兴|济宁将培育一批百亿特色产业集群
  • 产、供、销一条龙 汶上甘薯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 济宁各地乡村振兴服务队靠上服务 有序推进农业生产
  • 18个项目开足马力 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开工

    • 上一篇:护石横摆路边既影响风景又给通行带来不便
      下一篇:老太走错门认为家里进小偷民警将她送回家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