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东南亚问题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利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红衫军的部分领导人投降,阿披实政府目前已基本掌控曼谷局面,但泰国的政局短时期内仍不会稳定。
红衫军大闹受全球化影响深厚
许利平分析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泰国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为主的国家,受到的影响相当大。
许利平说,泰国前总统他信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倡导者,他经济上提倡国内国外的双引擎战略,强调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同等重要。在此基础上,他提倡政府进行变革,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称不变革就泰国就没有前途。这个诉求与现在红衫军的诉求是一致的,在泰国社会,政治权力长时间以来被极少数政治精英把持,草根阶层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他信的主张刚好顾及了草根的诉求,在经历了1973、1976和1992几次的政治冲突之后,草根的政治诉求意识更加主动,这是红衫军这一次闹得这么厉害的一个原因。
泰政治体制缺陷让社会分裂趋势扩大
许利平说,目前在泰国存在4股政治势力:军队、国王、黄衫军、红衫军。
“军队和国王都是泰国保守势力的代表;黄衫军成分复杂,一部分是中产阶级,一部分是被他信抛弃的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保守势力;红衫军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和草根阶层。” 许利平说,各股势力之间都有矛盾,军队和国王反对改革;红衫军主张通过议会斗争来解决问题,主张完全的选票政治;黄衫军反对完全的选票政治,认为会导致草根占据大量议会席位,同时又不完全赞同阿披实所代表的民主党的政治诉求;另一方面,作为泰国最悠久的政党,民主党也反对军人干政,与军人有隙。
“目前泰国施行的君主立宪制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对军队和国王的权力缺少制约,对传统缺少一个大的变革。因此,几股势力在民主的框架内无法解决政治诉求问题,只能诉诸街头政治。”许利平说,“但实际上,无论是红衫军也好,还是黄衫军也好,他们都只是群众演员,真正的主角是新兴资产阶层和保守势力。”
“有的人分析,说贫富悬殊和社会差异导致了泰国社会的分裂,是导致这次流血冲突的最根本原因,我认为,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只是一个表象,泰国在政治体制方面的缺陷是这次事件演变到现在地步的最主要的方面。”许利平说,政治体制的缺陷让社会分裂的趋势扩大了,助涨了分裂人群之间的仇恨,最终让红衫军的这次街头政治演变成了一次街头暴力。
红衫军占据和焚烧之地均经周密选择
这次红衫军在曼谷占据和焚烧的商场等均经过周密的选择,不是胡乱为之。这是许利平昨天表达的又一观点。
许利平说,像红衫军占据和焚烧的“中央世界”百货大楼,其实背后就是王室等保守势力在运营,“应该说,红衫军选择在什么地方驻扎,包括到前几天的焚烧,都是有针对性的,并不同于一般的报复泄愤” 。
泰政局仍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未来泰国的政局,许利平表示仍充满不确定性,短期内会充满动荡。
“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没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够左右泰国政局,无论是红衫军、还是黄衫军和民主党,无论是阿披实还是他信,都不可能在未来唱主角。目前的局面下,在泰国唱主角的会是一些小政党,因为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况下,他们的偏向能左右政局。”许利平说,根据他的观察,目前泰国国家发展党的领导人班汉的声望日隆,国家发展党的选择短时期内会影响泰国政局走向。
另一方面,之后不久,泰国会迎来另一个影响政局的大事件:法院对民主党是否违反政治献金案的宣判。许利平说,此前,泰国法院已多次给民主党寻求证据的期限,已经拖到了不宣判不行的地步,如果最终宣判没有认定民主党违反政治献金案,则可能会引来新一轮的抗议浪潮。
提前大选不可避免
虽然红衫军的抗议已基本被平息,但许利平仍认为,泰国解散国会,提前进行大选不可避免。
“红衫军的诉求就是提前大选。阿披实政府反对,但双方相持不下。现在泰国国家发展党的领导人班汉站出来说愿意充当红衫军和政府之间的调停者,如果政府不接受,国家发展党会退出政府,这直接会导致阿披实政府倒台。如果接受,最终的结果也是提前大选。”许利平分析。
“当然,由于政治斗争充满着离奇的情节,跟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斗争一样,泰国政局也可能存在一些戏剧性的变化,说不定突然会有一个什么人突然出现在公众眼前。”许利平说。
红衫军打游击可能性不大
针对红衫军退出曼谷后可能到各地打游击的说法,许利平分析称这种可能性不大。
“曼谷集中了绝大部分的政治经济资源,这是为什么红衫军选择在曼谷抗议的原因,他们希望抗议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如果到别的地方去闹,比如说清迈,抗议的效果与在曼谷完全不能相比,红衫军背后都有政治人物在主谋,很多领导人本身就是议员,他们不会选择这种不讨好的方式。”许利平说。
对于自首的红衫军领导人的处理,许利平说这也是泰国政局日后的一个看点,之前阿披实政府称他们是恐怖分子,但最终怎么处理,还是要看小党的脸色,如果小党不同意处理方案,阿披实政府也不太可能一意执行,否则可能更早下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