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目前,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基础空间单元是城市群或城市带,而不是单一的城市。在这个过程中,非中心的二三线城市,如何才干脱颖而出?
陈秀山:城市群或城市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分工,虽然也是还有中心城市,但这个中心城市和过去的中心城市已经不一样,过去的中心城市是综合性的,什么都有;现在的中心城市有一个特定职能,处于分工的高端,是为周边城市服务的。城市群都会有一个分工系统,一座城市可能只是个中小城市,但是在某一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点之路。
将来有吸引力的城市,会是一些有特点的中小城市。这些城市的产业要从分工的角度去考虑,不能强求产业的完整性,而是要在城市群里面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分工环节,形成凑集,这样的城市就能立足。不是说每一个城市都可以建设高、新、全的产业系统,而应当是根据一座城市的优势、潜能、基础,在产业链分工中选择某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在未来的竞争中可以是盘踞产业价值链中端的,也可以是高端环节。因此,城市政府的决策者必需要有开放性思维,纳入城市群的分工系统。所以说,成功的中小城市必定是在分工中找到合适环节的城市。
陆玉麒:一个城市的发展,重要是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是立足于自身,二是借势。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昆山就是借上海的势,所以说任何城市都要有开放式思维,借助外部的优势,变成自己的发展新方向。苏州就是在与上海的合理分工中,发展外向型的开放式经济,实现快速崛起,在这个过程中,昆山和张家港都是意外的产物。城市发展中会有很多共性也有很多个性化的因素在里面,必定要选择好一个概念,比如无锡的物联网。
头脑是最大的资源
《决策》:每一个时代,城市用来开辟新蓝海的资源基础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应当如何恰到利益地施展出资源的最大效用?
刘维新:用现实中的案例最能阐明问题的本质。焦作市本来是个煤矿城市,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不行。焦作的新市委书记去了以后,跑遍了全部焦作市,他就发明云台山的环境很好,经过打造以后,现在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旅游业已成为焦作很重要的名片和经济增加点。焦作的实践就再次验证了一句话:前途在于思路。有了思路,才干有前途,但发展的思路必须符合这个城市的特点,根据资源状态进行深入分析。一个煤矿城市能够转型到旅游产业上,这个思维一般人是想不到的,但焦作现在已经成气象了,云台山已经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决策》:从地质特点上来说,比焦作云台山更好的处所还有很多,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进一步说,没有资源的城市怎么发展?
张巨功:资源是流动的,最大的资源在人的大脑中。没有开辟出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最重要原因是缺失了包装,很多发展要素是在观念转变之后发明出来的。因此,一方面是抓住客观存在的资源,再加上先进的理念和聪慧的大脑,就能够发明出一座城市的亮点。焦作的旅游就是利用头脑和创意,把旅游资源进行充分发掘、组合、调剂,既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又为旅游服务。再比如大连的世界贝壳博物馆、淄博的国家陶瓷博物馆、廊坊的世界自行车博物馆,都是无中生有的典范,是创意文化产业。所以说,有资源的城市要会包装,没有资源的城市更需要包装。
《决策》:在城市创意和包装中,怎样抓住一个突破点?这其中,城市特点与特点经济的发展起着怎样的奇特作用?
张巨功:文化是特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为什么能够可持续地举办下去?就是抓住了文化的特点性。因此,在城市发展中必定要少拍脑袋,而是要发动全市国民的智慧来寻找城市发展的亮点,走群众路线。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粘合剂,说到基本上,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还是城市文化。但是,文化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没有经济基础怎么发展文化概念?文化的概念很广泛,历史的、体育的、自然的都可以成为文化资源。但是不能急匆忙忙就往外抛,要做好筹备,包装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