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国资委称国企资产相当于全民储蓄 否认内部瓜分

时间:2011-02-23 10:49来源:腾讯网--新京报 www.yunhepan.com

  本报讯 央企赚了那么多钱哪去了?为什么全体国民没有享受到央企的利润成果?对于该质疑,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有资本收益就像是全国人民的一笔储蓄,不会被企业内部人拿走,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拿出来。据悉,这是国资委近年来首度就此问题做出公开回应。

  去年收益接近翻番

  2010年央企利润历史性突破了万亿大关。邵宁昨天表示,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去年的利润总额1131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是5621亿元。去年央企国有资本收益测算值是600亿元出头,比2009年的315亿元增长近一倍,这主要是因为上交红利的比例提高了。

  谈到国有资本收益,邵宁解释称,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利润需要全额上缴,企业如果亏损了再由政府补贴,实行收支2条线政策。改革开放后这种方式难以维持,很多企业亏损,政府补不起,于是1994年后政府停止国企利润上缴,企业有亏损,政府也不再补贴。2007年开始,随着国企经营好转,政府开始再次收取国有资本收益,但比例较低。“当初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当时国企负担较重,企业需要资金;另一方面也希望给企业一个适应过程。”邵宁表示。

  去年年底,财政部下发文件,从2011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央企上缴红利比例分别调高至15%和10%,并将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邵宁表示,国有企业包袱化解掉之后,国有资本上缴比例进一步提升是趋势,对于竞争性企业而言,上缴比例会提高到国内上市公司分红的平均水平。

  大部分红利再投资

  对于央企红利究竟去了哪里,公众为何没有享受到?邵宁表示,这些钱大部分通过再投资,变成了央企新的净资产。

  “国有企业是属于国家的,属于人民的。它的利润,内部人是不可能分掉拿走的。”邵宁表示。对于公众认为央企大多是占有公用资源来赚钱,但是公众并未从中分享到成果的疑问,邵宁回应说,“国有企业的资产实际上属于国家、属于全体人民的一笔储蓄,一旦以后国家需要钱,完全可以动用。这几年,国家处于高增长时期,财政增收还很大,但今后不可能永远这么高,而且中国还将面临进入一个老年社会的问题,到那个时候,需要钱的时候,我相信这笔资产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国有企业是属于国家的,属于人民的。它的利润,内部人是不可能分掉拿走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实际上属于国家、属于全体人民的一笔储蓄,一旦以后国家需要钱,完全可以动用。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

  ■ 释疑

  央企利润不全拿来分红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央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的基数与央企利润总额还有差别,除去一些所得税之外,大概仅有45%的利润用来作为基数上缴红利。

  他表示,目前媒体上所说的利润,如果没有特别解释,一般指企业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扣除上缴所得税和归属少数股东收益后才是可供国有股东分配的净利润,在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计提法定公积金后才是企业上缴资本收益的基数。2006-2009年,中央企业合并报表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7682亿、10056亿、6962亿和8151亿。而上缴资本收益的基数仅为3358亿、4667亿、3082亿和3591亿,平均为利润总额的45%左右。也就是可以用来分配给国家的利润其实没有那么多,一半都不到。

  央企老总薪酬可公开

  邵宁昨日表示,央企高管的薪酬水平对国资委和监事会来说是非常透明的,央企高管的实际薪酬水平比社会上的同类岗位要低,必要时可以向社会公开。

  邵宁称,在国资委建立前,央企高管的薪酬是企业自己定的,没人管。国资委建立后,建立了一套薪酬的管理办法。央企高管的薪酬管理办法是半市场化的,一方面依据企业考核结果,同时参照社会水平,其实际薪酬水平比社会同类岗位要低。

  之所以采取这种方法,一方面是因为企业需要参与市场竞争,高管的岗位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央企高管又不是完全的市场人,对他们的管理还有很重的行政色彩。

  ■ 焦点

  【红利去向】

  央企重组用掉一半

  记者从国资委获悉,目前国有资本收益主要用在近年来支援灾区建设以及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

  如此前央企电动汽车联盟就获得13亿国有资本金注入,国家核电公司成立时也获得40亿国有资本金注入,未来还要提高到100亿元。

  国资委表示,2006年至2009年国有资本收益1686亿元主要用于以下五方面:

  一是支持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出221亿元,占13%;二是支持中央企业重组支出908亿元,占54%;三是支持中央企业灾后重建支出305亿元,占18%;四是支持中央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支出249.7亿元,占14.9%;五是帮助中央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出2.3亿元,占0.1%。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有资本收益的使用由国资委安排,但需要向财政部报批审核,一些重大项目投资则需要直接由国务院批准。

  【退出楼市】

  20余央企今年“退房”

  针对外界关心的“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进展情况,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昨日表示,截至目前央企退出房地产进展比较顺利,去年有14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今年还将有20多家央企退出。对于78家央企何时能完成退出业务,邵宁没有给出时间表,仅表示“退出需要一个过程。”

  2010年3月18日,为应对房价高企及多家央企成为“地王”,国资委宣布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必须退出房地产业务,并要求这78家央企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

  邵宁表示,突出主业是国资委对央企的基本要求。央企介入房地产业有复杂的历史原因,有的中央企业的职工宿舍是自己建、自己维修、自己管理,这样的企业真正退出房地产需要一个过程;还有一些企业,由于涉及搬迁,需要开发原有土地用于职工安置,退出前需要把既有项目做完。此前外界担心央企退出房地产会不了了之,因为多家央企退出的房地产公司都是经营亏损企业。“国资委态度非常明确,不是主业的只能从事自有土地开发,开发完就要退出。”邵宁表示。

  【央企海外】

  新规监管海外资产

  近年来,众多央企走向海外,海外项目亏损事件频有发生,如去年中铁建在沙特项目上出现41亿元亏损。据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以2009年为例,央企境外资产总额占其总资产的19%,当年实现的利润占其利润总额的37%。

  邵宁表示,国资委对于海外资产出现流失以及海外项目亏损的态度与国内一致,“是企业就要挣钱,就要对股东负责,海外不能亏,境内也不能亏。”对于海外出现重大资产损失的事件,国资委会查明原因,并追求相关企业负责人的责任。邵宁同时表示,国资委对于如此庞大的资产监管还缺乏经验,如何监管对于国资委是一项新课题,国资委的相关监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他表示,目前国资委正在制订两个文件来规范和加强对海外资产的监管,一个是《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一个是《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

  ■ 花絮

  央企“形象差”国资委“揽责”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央企的舆论环境不好,主要是与公众沟通交流不够,这个责任主要在国资委。其表示,近年来央企给社会贡献了很多,主要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2002年至2010年,央企上缴税金从2914.8亿增加到14058亿,年均增长21.7%,超过全国税收的六分之一。其中三家石油企业2010年上缴税金8000亿。

  二是推进节能减排和降耗,央企提前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

  三是央企已成为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坚力量。

  四是“国有股转持”政策体现国有资本收益全民分享。为了补充社保基金,国务院2009年决定将国有企业上市股份的10%转让给社保基金,截至2009年底,已经有1561.26亿元国有股权转让收入划归社保基金,占全部社保基金财政性收入的41%;“十一五”期间,央企国有股减持转入社保基金589亿,2009年11家首次上市的央企划转补充社保基金115亿,43家中央企业追溯划转补充社保基金276亿。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钟晶晶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未来5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每年将达700万人
      下一篇:大陆赴台个人游将于二季度在北京上海等地试点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