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6月29日讯(记者 刘守善)为保证夏季施工的安全,城区的建设工地均避开了中午的高温时段,11时至15时之间一般不再施工。记者访问城区一些工地懂得到,施工方采用多种措施应对高温。根据相干规定,当气温超过37℃时,施工现场须结束一切露天施工。
李师傅在太白楼路中段的地下人防工程工作,每天早上7点便来到工地。他告诉记者,“早上气象还不是很热,工作过程中不算累,到11点左右气温较高时就可以下班了。”29日,记者从该工程现场看到,工地上每隔一段距离都摆放着一桶绿豆汤,工人可以很方便地饮用。负责现场施工的陆经理称,进入夏季以来,为避免高温作业保证施工安全,现在中午高温时段不再施工。绿豆汤既补充水分又解热消暑,利于工人保证健康的身材状态,另外,公司方面还为工人购置了不少藿香正气水。
记者从济宁市住建局相干部门懂得到,按照暑期建筑施工现场施工管理规定,施工现场应注意普及防暑降温知识,加强夏季易发疾病的防控,备足防中暑和防中毒的各类药品,保证职工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另外,施工方要着力改良劳动作业条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避免高温时段施工。当气温达到37℃以上时,应结束一切露天作业,并对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适当调剂其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