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1上半年的国际政坛,有那么几位显得格外突出,伴着争议声,他们艰难前行。毁誉参半的卡扎菲、“独孤求败”的奥巴马、“仕途总被风流误”的卡恩、“晃动地球”的阿桑奇、“若即若离”的梅普组合、“铁腕领袖”穆巴拉克、“被推倒的常青树”萨利赫“花花总理”贝卢斯科尼。如果要给“争议”评个指数,您觉得他们中哪位最有争议呢?

战死?受审?还是流亡?卡扎菲需要做出决定。
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他是“狂人”、“疯子”。
卡扎菲出身游牧部落家庭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出生于一个游牧部落家庭,是虔诚的穆斯林。 1961年开始先后在大学攻读历史,在利比亚陆军服役,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接受系统军事训练。1969年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7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四十年:从反美到与美国建交
卡扎菲的40年执政之路,在反美方面,体现了戏剧性的转变。30年前,卡扎菲热衷于各种激进活动,上台后首先做的就是关闭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将美国的石油公司国有化,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他坚决抵制英美要求交出洛克比空难疑犯的要求,一对峙就是十年。然而,执政后10年,卡扎菲变了,2003年,他宣布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并对受害者家庭进行补偿,随后,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与开发,2006年,与美国建交。有评论说,卡扎菲的转变恐怕是出于实际的审时度势,多年制裁让利比亚损失巨大。
从孤立走向融入国际社会
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与美国建交被认为是卡扎菲带领利比亚融入国际社会的举动。本次国庆庆典也被认为是提高利比亚国际影响力卡,改善国际形象的一次机会。在此之前,卡扎菲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外交胜利。他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这被认为是努力修复国际形象所取得的成功最高点。
从平民到“国王”
卡扎菲自诩为“非洲领导人的领导人、非洲国王的国王”,卡扎菲领导下的利比亚在40周年庆典之日一跃成为人气最高的政府。虽然西方国家的领导人碍于洛克比空难事件,没有一个人出席国庆庆典。但卡扎菲并不在乎,他关心的是怎样把利比亚建设成一个军事大国和军事强国。
风格独特 脾气古怪
这是因为他从小在沙漠里长大,过惯了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1988年,他亲自开推土机推倒黎波里监狱的大墙,放出400名政治犯。2000年,他率领由200多辆汽车组成的庞大政府代表团,白天驱车赶路,夜宿临时帐篷,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前往多哥出席非统组织首脑会议。他的一些举动让世人瞠目。 (来源:央视网)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