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将军,在北京迎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迈克-马伦。并陪同马伦检阅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图片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
7月25日,华盛顿时报网站刊登美国前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薛瑞福文章称,中美军事建交已有30年时间,美国政府却未能使双边军事关系朝有利于华盛顿目标的方向发展,但却加强了解放军的实力,解放军正在成为一支更专业、更强大的部队。要阻止这一趋势,双边军事关系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薛瑞福之前曾担任五角大楼对华政策高级主管,负责代理国防部长管理美中军事关系。在五角大楼及之后在政府内外的工作,比较了解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情况。薛瑞福指出,美国希望解放军有更大的透明度;促进太平洋地区行动的安全;向中国潜在的激进行动表明意图及能力;通过坦诚对话减少发生误解的可能;进行合作,解决全球公域挑战;影响新一代解放军军官。但从两国30年来的军事关系来看,美国离这些目标越来越远,而北京却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
美媒文章称,这其中有一个基本原因:在与华盛顿的军事关系当中,解放军有自己的目标。他们努力影响华盛顿关于中国所谓的核心利益的看法;从美国这一世界最强大军事国家当中获得专业技能;了解并掌握美国军队的弱点;推进科技转让,尤其是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
美媒文章作者认为,美国应客观看待一下中美军事关系现状,必须看清,在两国军事关系中,中国达到的目标要多于美国。自1979年通过《台湾关系法》后,奥巴马政府对台军售记录最差。中国在南海越来越自信,但奥巴马政府仍在公开讨论缩减军事侦察飞行,以增进与北京的互信。尽管华盛顿对在太平洋威慑中国的能力表示自信,但解放军也在制订计划,通过网络战、反卫星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等项目,使美国的行动越来越困难。
美媒文章称,在2001年的EP-3侦察机事件(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努力引入美中海上军事安全协商机制(MMCA),这一机制的条款规定了在发生冲突时双方应采取的行动。中国要求美国结束对太平洋的侦察飞行。今天,两军交流紧张和障碍的根源仍在扩大,而奥巴马政府仍在通过同样的措施来“增进互信”。中国日渐认为现在的军事关系没有实质内容,大部分只具有象征意义。因此中国对这一关系的投入,只是因为这会影响到美国的外交政策。这表明,美国需要重要进行战略考量。中国认除非美国改变对台军售政策,结束对太平洋的侦察飞行,修改中美军事互动立法,否则两军关系难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美媒文章称,打造更加专业的部队的时候,限制与美国这一世界最大军事国家的互动,对中国的伤害要远大于美国。美国应该中止,至少应该大幅限制与中国的军事关系,直到解放军准备建立一种互利的关系。美国应限定条件,改善双边军事关系,比如要求中国放弃对台使用武力,遵守南海“自由航行”原则等。美国还应努力加强与亚太地区和军事同盟,巩固与台湾的安全伙伴关系。如果奥巴马政府不采取这些措施,那么国会应认真考虑冻结发展中美军事关系的资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