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明府城内老房到底拆不拆,修还是不修

时间:2011-08-04 14:1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老墙已经破旧不堪。

▲拆下来的房梁已经腐朽。

部分老房正在维修。
  文/本报记者 殷亚楠 孙淑玉 片/本报记者 王媛
  2日上午,天空还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西公界街以西、水胡同3号院旁几名工人冒雨仍在紧张地砌墙,该院内的房子即将完成翻建。“这房子翻建好,我们也放心了,以前那北墙都歪了,我从墙根儿经过,很怕哪天墙突然倒了,砸着人。”3号院北侧一位5号院的住户感叹说。
  这位5号院的老住户让明府城范围内许多其他住户十分羡慕。原来,在这一带,仍见大修大建的基本都是直管公房,因为片区已被冻结、担心不久就会拆迁,私房房主们基本都不敢大动房子,有的即使屋顶漏雨厉害,也只是在屋顶盖上塑料袋,凑合着住。
  被传拆迁多次,私房房主不敢花“冤枉钱”
  和很多旧迹斑驳、等待修补的公房一样,墙皮大面积脱落、屋顶漏雨几乎是罗家胡同里私房的“通病”,居民多不愿意动这些饱含多代人记忆的老房子,不是因为感情太深舍不得,而是传了很多次的“拆迁”叫他们拿不准“大动干戈”是否值得。
  杨老太今年82岁了,罗家胡同8号北院见证了她和儿子两代人的婚姻,如今卧病在床的杨老太全靠西户的儿媳照料。这座老宅外部墙皮已经脱落,尽管门楼重新修过,但泛白的水泥和裸露在外的黄土仍掩饰不了老宅的沧桑。杨老太所在的北户屋顶已经部分塌陷,而儿媳所在的西户因为墙体脱落则被钉上了很多铁钉固定。
  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西户,除了有婚房的纪念价值外,几乎没叫杨老太的儿媳省过一天心。一下雨屋顶就渗水,赶上雨大水会倒灌到屋子里,平时家里的被褥也总是湿漉漉的。除了数不清的小修小补,杨老太一家毫无办法,“这要动其中一面墙,整个屋子就塌了,出不起这钱。”杨老太的儿媳无奈地说。
  “家里都没法住了,也不敢修。”住在西公界街的芦老太说,院子里西屋屋顶漏雨,尽管蒙上了几层塑料袋,屋里仍然没办法住人。除了支付不起高昂的修缮费用外,94岁的芦老太更担心喊了很久的“拆迁冻结”会突然生效,将刚刚修好的老屋推倒,“怕花冤枉钱”。
  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老屋又不得不修。罗家胡同7—1号蔡传英家中,除了尚未修缮的房檐,屋内老屋的痕迹几乎找不到了。雪白的墙壁、铮亮的瓷砖,家庭影院、暖气、冰箱、饮水机等也一应俱全。这看似简单的一套修缮,在五六年前花了将近20万。“只要漏了就得修,要不住哪里?”提到老屋的修缮,蔡传英显得很无奈,她说“拆迁冻结”喊了快30年了,也没见有具体动静,虽然担心拆迁会将大修的钱打了水漂,但不得不修,否则“一大家子住哪里?”
  透过罗家胡同3号敞开的大门,能看到院内的三面老屋已经都坍塌了,院子里也长满了杂草。“这家子最近要修房了,昨天还过来看。”附近老屋里的荆连铭说,而据街坊介绍,有人给估算新修一平米的费用在几千元。“老屋是个念想,不修不行,但有几个真能修得起?”
  6月份刚修好,这马上就要拆
  后宰门街94号院内南户和东户两家公房都被翻建,屋内外崭新,房内地面都垫高了一些,下雨也不用担心往屋里灌水。住在该院旁的一些私房住户,都十分羡慕。
  其实,对低洼地区的老旧公房进行修缮,是每年历下区房管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明府城片区共有4000多户居民,该片区内的直管公房基本都在历下区房管局泉北房管所辖区。所长赵士军仔细算了一笔账,今年明府城一带公房修缮仅墙皮脱落、漏雨等小修就有
  300多处,中修50多处,翻建之类的大修约30处,目前还没修完就已经花了七八十万元。而该房管所所辖的1700多户平房和300多处楼房,一年总共能收房租50多万,“以租养房”在现实情况下难以实现。为了完成老房修缮,房管所四处筹集资金,有时实在没办法,只能拉长与工程队结清账款的期限。
  “宁愿花钱,也不能出安全事故。一些危旧老房,该修就得修。那种屋顶漏雨严重、土墙往下掉渣的老房,万一倒塌砸着人,怎么办?”赵士军感叹说,今年该区还加大了对老旧公房的整修力度,进入雨季以来,区房管局谭局长每次下雨都要来明府城一带现场查看防汛情况、确保安全。
  据泉北房管所另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运署街、马家园子街附近一个三四十平方的老房,6月份房管所刚花几万元对其进行了翻建,可听说这两天该房住户已和有关方面签订了拆迁协议,刚建的新房马上就要拆掉,因为附近一个项目需要占用老房所在的位置。所以,对一座老房究竟修不修,“公家”有时在心里也要反复掂量。
  有特色价值的,要修得先去文保部门申请
  从后宰门街上田家公馆的石牌处往南走到头,后宰门街86号院的圆形拱门便映入眼帘,院子中间还摆了一大块假山石。住在原田家公馆正房的郑玉升老人一家,1973年买下这栋房子住了进来,他已不知田家后人到了哪里。从小瓦屋顶至花岗岩地基、从外面的木刻窗棂到里面的朱红色房间隔扇,这共四个房间的正房,较好地保留着百年老房的古色古香。
  1993年,这个房子进行过一次大修。此前,该老房已被列入了济南市文物保护名单,想修想动都要去文保部门申请。因为漏雨和墙面损坏,郑老一家找到文保部门,找来专业人员,翻修了房顶、墙面、窗棂等。上世纪70年代时该房内还住有其他房客,应房客要求,那时曾把屋里最西边一处木隔扇给拆掉砌上砖墙。“1993年大修时,西屋又重新装上木隔扇,光屋里两个隔扇,就花了一万多元。”郑玉升说,记得当时修这房子共花了十几万元,基本都是个人拿钱,文保部门就是帮忙出资弄了一小部分瓦和屋檐。看着朱红的窗棂,郑老感叹,这些大部分是100多年前的东西,只是1993年时刷了漆。
  田家公馆北屋往南,院子中间,据说原来有个二层门楼,仅那门楼就有四根柱子、四扇门,上面布满雕花。郑老打听过,想修这么个小门楼得五六万元,便没再去管,后来这门楼就被拆掉了。院内的假山下面有个小井,井内原有水,据说是从珍珠泉流过来的,后来珍珠泉宾馆院内建楼后便没水了。“这个院要拾掇拾掇,得可漂亮了!自己的房子就弄得好点,要不是自己的,谁也不愿意管。”郑玉升的老伴感慨说。
  O专家建议:政府个人各出一部分老房该修就得修

相关阅读
  • 济南山体修复暨山体公园项目摘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山体修复暨山体公园项目摘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济南长途汽车西站实拍图曝光 1月15日正式启用
  • 聊城供水管道破裂致大面积停水 目前正全力抢修
  • 山东慈父扛馒头狂奔只为捐肝救女 国内外汇集善款达3万多
  • 山东万通汽修学校被指暴力回收房屋 母子遭断水断电
  • 爸爸扛馒头狂奔只为割肝救女 济南修脚师捐3000元
  • 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现场周边部分受损房屋和道路正加紧修整

  • 上一篇:记者卧底揭DQ内幕:"进口果酱"实为天津产
    下一篇:商务大厦二楼伸出“空中楼阁”城管表示已叫停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