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哪个行业的需求量大?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昨日上午,记者从市就业办了解到,根据7月份济宁市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需求总人数占需求总量的八成,第三产业仍旧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1.求职人员比岗位略多
7月份,人力资源总供给仍然大于总需求;与六月份相比,总需求与总供求均有所增加。在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单位累计1346家次,其中参加现场招聘会单位921家次,发布信息单位为425家次;总需求岗位为35984个次;进入市场求职的各类人员37254人次。人力资源需求占供给比重环比缩小0.02,供需情况趋于平衡。
据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需求总人数占需求总量的82.03%,第三产业仍旧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仍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第二需求职业。
2.制造业用人最多
我市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量仍占主体地位,约占需求人数的62.32%。而第二产业需求人数约占需求人数的37.68%。我市第三产业需求增加有所放缓,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
从行业需求看,制造业的用工需求占需求总量的37.68%,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20.97%、23.38%,与上月相比制造业用人需求有所增加。批发和零售业的用人需求减少2.03%,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增加3.38%。
据了解,虽然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吸纳求职人员的主要行业地位不变,但制造业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用人需求的差距有所扩大。第二产业用人需求有所增加,第三产业用人需求有所减少,第二、三产业用人需求差距略微减少。
3.求职者青睐服务人员、操作工
从各类职业需求的状况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是用人需求的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38.68%、28.47%,二者合计占全部用人需求的67.15%。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4.35%、17.67%,虽然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有所上升,但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总体趋势不变的形势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用人需求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仍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所占比重分别为35.32%、30.64%,二者合计占总求职人数的65.96%。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为 8.90%、18.80%。
4.有技术的求职人员严重不足
我市对有技术等级的求职人员的需求仍然大于供给,随着培训力度的加大,求职者中有技术和技能的人员比例将逐步增多。求职人员中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较少,而持证上岗的人员在市场中所占比例较小,无技术等级或无职务的求职人员在市场中所占的求职比重为83.63%。从供求状况对比看,技术等级需求缺口仍然很大。不少求职者自身素质与企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有技术等级或有职称的就业情况好于无技术等级或无职称的就业情况。(记者 刘敦亚 通讯员 徐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