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载美梦成真,20载羽化成蝶。8月16日上午,济宁日报社全体干部职工、济宁晚报小记者、热心网友穿着印有“济宁晚报”字样的金黄色T恤,走进居民社区,走在市区主要公共场所和大街小巷,将一份份《济宁晚报》试刊版免费发放到市民手中。48版沉甸甸的《济宁晚报》,满载汗水和收获,与济宁人携手“向着太阳出发”。
清晨7:00,济宁日报社门前,工作人员正仔细地将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归置整齐。这一刻,每一个人心中是火热的。一位白发老人走到报社门前,询问是否可以给他一份晚报,当工作人员告诉他头版正在路上时,老人便坐下耐心等待。记者和他攀谈中得知,这位老人是《济宁日报》和《都市晨刊》的老读者,以前几乎每天都来报栏阅读。“报栏拆了,还真不习惯。不过现在好了,咱济宁人有自己的晚报了,真是一件大喜事。”
8:30,工作人员向预定地点进发。在古楷园小区《济宁晚报》赠阅现场,过往的市民听说是济宁晚报,纷纷主动上前索取,争相传看;在新世纪广场,木椅上、台阶处、绿地旁,随处可见手拿《济宁晚报》认真阅读的市民;在文化广场,还没等工作人员喊出《济宁晚报》试创刊的口号,闻讯而来的市民就已围着赠报人员蜂拥争抢,一时间“洛阳纸贵”;在科苑路与海关路交叉口,一位妻子搀扶着腿脚不利索的聋哑丈夫,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份《济宁晚报》,随后聋哑丈夫“嗯、嗯”几声表示再要一份;记者沿红星路由西至东,处处皆是市民闲适而坐、津津有味阅读《济宁晚报》的场景……在依然充满热情的初秋,《济宁晚报》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孔孟之乡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热潮。
9:30左右,《济宁晚报》赠阅活动基本结束,2万份报纸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发放到市民手中。《济宁晚报》一位编辑说,“捧着《济宁晚报》,就像捧着自己的孩子,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满怀赤诚之心,办好这份报纸,决不辜负市民朋友的期望。”
今天正式亮相的《济宁晚报》分A、B、C三叠共48版,其中重点策划的“最济宁”系列,囊括了重点、城事、沸点、民生、热线、现场、深一度等板块,力图全方位、多视角记录发生在济宁人身边的重大事件、民生新闻、新鲜资讯,分析现象,解读难题,让济宁人更加了解济宁;看天下、星七天、壹财经等板块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眼光,选择焦点、热点,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从20世纪90年代起,济宁人开始憧憬自己的晚报。跨越新世纪,这个梦想终于实现,可谓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我们有理由相信,《济宁晚报》如一只羽化的彩蝶,必将在“表达民意、关注民生、服务民众,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中翩翩起舞,展示出绚丽迷人的风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