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社罗马电 意大利政府今天否认了媒体广为报道的一则消息:它正与中国投资者就购买政府债券一事举行会谈。
经济财政部副部长安东尼奥·真蒂莱今天在罗马说,政府所商谈的是直接投资而非购买国债问题。
从意大利国债今天的一次拍卖来看,对意大利国债仍有需求,不过它不得不把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提高至5.6%,而此前7月的一次拍卖中收益率为4.93%。
媒体纷纷报道说意中两国在讨论北京购买意大利国债事宜,在此背景下安莎通讯社今天早些时候说,经济财政部长朱利奥·特雷蒙蒂上周与一个中国投资者代表团举行了会谈。
安莎通讯社援引在罗马的经济财政部消息人士的话说,此次会谈是于9月6日举行的。但报道说,消息人士没有透露双方讨论的话题。
英国《金融时报》昨天报道说,贝卢斯科尼政府和中投公司正就后者购买意大利国债及一些重要公司的股份展开讨论。
最近两个月来,由于市场担心意大利公共债务违约,意大利国债的收益率已大幅上扬。
西方质疑中国实际帮助能力
中国叉一次扮演拯救者的角色。《金融时报》周二报道,意大利官员希望中国能购买意大利国债。这个消息让市场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个国家将接受救助的消息往往继之以一系列关于该国并没有陷入困境的否认性报道。所以在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中,一种标题反复出现很少是个好消息。同样道理,中国对欧元区外围国家的兴趣并没有真正给这些国家带来多少帮助。
希腊和葡萄牙都曾从中国那里得到有力支持,并试图向北京销售债务。但后来,这些国家还是不得不接受国际救助。
西班牙也是一个听了中国官员宽慰人心的话就以为无需接受救助的国家。但后来是欧洲中央银行——而非中国——阻止了它坠入被救助的命运。
2010年1月,希腊试图向中国出售250亿欧元的政府债务,但这个协议从来没有变成现实。其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最后希腊于2010年5月被迫接受一项国际救助计划。
加拿大皇家银行经济学家延斯·拉森说:“中国已经多次在这些相当具有战略意义的场合出现,但是它是否提供了实际帮助是另一回事。我个人认为,它不会给意大利带来帮助。但这件事的背景显示,中国在国际金融外交中变得自信多了。”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不太可能救助深陷债务危机的意大利。
中国早就在谈论外汇储备多元化,但在投资外汇储备时,它一直很谨慎,根据商业原则而不是政治考量来行事。另外,分析人士说,中国购买债券的规模可能不足以救助陷于困境的经济体——尤其是意大利这么大的经济体。据高盛集团估算,从9月到今年年底,意大利需要发行1113亿欧元的新债券来取代旧债券。
此前,陷入麻烦的欧洲经济体也曾请求中国的帮助,但收效甚微。去年9月访问北京时,西班牙首相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曾对记者说,他希望中国购买更多的西班牙债券。中国去年7月购买了4亿欧元西班牙国债,但西班牙目前仍在为严厉的紧缩措施和投资者低迷的信心而苦苦挣扎。
拥有干预所需资源的国家外汇管理局一再表示,中国按照安全、流动和增值的原则投资外汇储备—— 其中安全是强调的重点。外汇管理局把大多数资金都投资美国国债,鉴于与美国国债相比,意大利及其他债台高筑的欧洲政府的债券安全性和流动性较低,多买这些国家的国债将背离正常的经营之道。分析人士认为,为实现多元化减持美国国债更有可能意味着多买德国及其他低风险国家的债券。
不过,即使中国不介入,让市场和邻国以为它可能介入也不是坏事。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弗朗索瓦·戈德芒说,大淡中国救助的可能性令邻国救救的压力增大。他还说,这种可能性或许会令陷于困境的欧洲国家借贷成本降低。
中国能否扮演欧债危机“拯救者”角色?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 澳新银行集团驻上海的大宗商品研究亚洲总监诸蜀宁说:“中国显然打算帮助欧元区实现稳定。对中国的好处在于,如果中国被认为是全球社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将有助于改善东道国对中国的看法。”
中金公司的全球股票策略师洪灏说,北京会购买更多意大利的债券,就像去年购买希腊债券一样。
中国发改委的研究员张燕生说,中国的决策者正着眼全球,考虑防止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需要。
美国市场观察网站日报道 分析人士说,关于中国可能帮助援救欧洲外围债务市场的猜测符合北京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是对其欧元投资的谨慎支持。
昨天《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报道说,意大利财政部长上周与中国官员组成的一个代表团——包括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董事长——会晤,试图劝说中国购买大量意大利的主权债务。
亚洲分析人士今天说,报道听起来好像是可信的,因为中国援救欧元区外围国家将提升中国在欧洲的声望,同时有助于支撑欧洲市场——这是能提供美元以外可行选择的为数不多的市场之一。
加拿大皇家银行驻新加坡分析师布赖恩·杰克逊说:“这对他们有好处,显然能提高他们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地位。
杰克逊说,北京很担心“他们持有的欧元资产的价值,所以如果能提供一些帮助,将减轻对投资组合的不利影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佩蒂斯说,中国高层领导之间的讨论可能会考虑到大陆公众对购买欧洲外围国家主权债务的看法,就连德国人也认为这些债务是有毒的。
佩蒂斯说:“中国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券被认为有利于欧洲市场的稳定,但另一方面,人们也认识到存在相当大的信贷风险。”
他还说,近年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外汇管理局都为错误的投资决定遭到严厉批评。
佩蒂斯说:“国内对造成损失的海外投资一直有很多政治担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