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融资担保信息基地位于青岛市辽源路,由青房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运作,目前已有30余家企业进驻。
◆核心提示
近期以来,浙江温州一些民营企业老板的“跑路”,引发了温州乃至浙江省的民间借贷业地震。在国内民间借贷行业亦占有一席之地的青岛,民间资本是何种状况?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 本报记者 张欣
青岛民间借贷未现“跑路潮”
青岛市融投资担保商会办公室设在青岛市辽源路旁的一片新建三层小楼里。说起温州近日的“跑路潮”,商会副秘书长、综合协调部部长杨润国坦承:“青岛还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杨润国介绍,2003年以来,青岛的民间借贷公司发展迅速,近两年也出现了不少规模较大的投资公司。目前,青岛所有的民间借贷企业注册资金均在1亿元以上,其中以五色土抵押贷款有限公司成立最早,运作最为成熟规范。“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民间有不少资金,但是与浙江、山西相比要少很多。”杨润国说,“同时,青岛的民间投资还是非常谨慎的,老百姓的参与度不高。”据介绍,目前青岛市面上百万元以上的借款月息为3%,五十万元以下的月息一般为2%。
杨润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融投资担保商会的会员企业情况都不错,均有盈利,上半年会员企业共融资85亿元。“南方人以精明大胆著称,北方人钱少,胆子也小,在青岛市没有抵押是不敢放贷的。现在,有十多家担保公司联合起来,20%的资金放贷,30%的资金做中长期投资,风险共担,抱团发展。”他认为,温州民间借贷出问题是借贷人将同一资产多次抵押,最终贷款数额远远超出其偿还能力,导致资金链断裂。
“青岛模式”更稳健
青岛在国内民间借贷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应该是始于2003年五色土抵押贷款有限公司的成立。在位于香港西路上的办公室里,五色土公司董事长李继高向记者回忆起他当年“吃螃蟹”的情形:“当时公司刚刚成立,第一笔业务是我自己去做的。”李继高说,“我拿着材料到了青岛市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很惊讶,他们说这种业务不能做吧。我说可以做,因为这种抵押业务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后来他们把我的材料交到政策研究室去研究,最后发现我所言不假,第一笔业务很快就办成了。”
五色土所创立的“青岛模式”与温州民间借贷有着明显不同。在“青岛模式”中,民间借贷公司只扮演一个中间人的角色,为有资金的人和缺少资金的人牵线搭桥,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李继高认为,“青岛模式”有三个显著特点:“首先,‘青岛模式’很‘阳光’,很规范。第二,青岛这种运作模式的成本相对低一些,而温州的民间借贷月息高达六分、八分,一年后资本要翻番,不少小、微企业就借不起。第三,“青岛模式”可以有效抑制高利贷的发展,因为客户的钱不必进入公司的账户,借款人和债权人是一对一的。”
五色土公司的业务开展起来以后,很多民间借贷公司开始效仿,“青岛模式”逐渐形成规模,并引起了其他地方的注意。济南、东营、上海浦东区、四川省等省内外地方先后来考察并试行。“青岛模式相对来说更为稳健,必须有所抵押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所以风险就比较低。温州的民间借贷已经是一种信用贷款,它建立在当地一种借贷文化的基础上,信用的作用比较大,对抵押要求不严格。”李继高对记者表示,温州“跑路潮”的出现不是民间借贷导致的,而是因为企业自身有问题。
民间资本期待被认可
对李继高的采访一开始,他首先谈起的不是“青岛模式”,而是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区别。他明确表示,对于将民间借贷等同于高利贷的说法非常反感。“高利贷是利息高得离谱,远远超出借贷人偿还能力的,那是非法的。而合法的民间借贷不是这样。按照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高出现行银行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将不受法律保护,超出这个范围的那就是高利贷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