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特设的流动专区书。
“金秋齐鲁文化行”
乳山:流动书长了“翅膀”,一本书全市可共享
济南10月21日讯“下一批流动新书什么时候能来?我们这可是在等着看呢!”10月17日,在乳山小陶家村的农家书屋,前来借书的张大爷问到。“金秋齐鲁文化行”的一行记者来到威海乳山,“我们这里的农家书屋有专设的流动专区,一本书整个乳山市都可以读到。”乳山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涛给记者说到。
乳山市小陶家村,全村648户,1593人,农家书屋的设立可是为这个不小的村庄贡献了不少力量。“自从有了这个农家书屋,可是给帮忙不少,我喜欢看养生的书,俺孙女喜欢带图画的书,在这里都能找到,更好的是每个季度还能有新书看。”56岁的侯世玲正忙着给正在给看动画书的孙女讲解着。
记者注意到,文学类、养殖类、生活类……整整一面墙的书柜摆满了各种分类齐全的书。书屋的管理员告诉记者说,书屋现在存书2000多册,还不包括陆续借出去的流动书。“有很多流动书现在都成了‘明星书’,借读率很高,一本书全市都可以共享,很大提高了图书的使用价值。”
“我们这里的图书,都是三个月流动一次。”小陶家村农家书屋的负责人指着书柜区域“流通专区”的图书给记者说,“我们村比较喜欢的交流图书是有关海产养殖和特色养殖的,不光和市里的图书大交流,村和村也有交流,像这批书有很多就是大陶村交流过来的。”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图书交流,是乳山公共文化建设的一项工程,乳山图书馆每三个月都会有一批新书送到全市601个行政村,保证村里的农家书屋有新的‘血液’。“原来村里有很多书都不实用,教材书多,指导农活的书少,村里人不爱看,现在有了这块流通专区,进来了很多海产养殖类型的书,正好都是我们村爱看的,农闲的时候我就往这跑,也算是给自己充充电。”村民张淑丽说。
乳山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涛告诉记者,现在乳山实施的文化惠民和文化资源整合工程,将全市59万多册图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由市图书馆总馆进行统一整理编目,实行定期流动,将独立阅览的藏书变成共用共享的资源,“现在我们乳山有601个行政村,有305个农家书屋,差不多有59万册图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