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在气势恢弘的戏曲联唱《看大戏》中拉开帷幕,获奖节目两夹弦、柳琴戏、大平调等诙谐幽默,引起现场阵阵笑声;特邀节目吕剧《李二嫂改嫁》、柳子戏《红罗记》、五音戏《拐磨子》唱腔优美,让人领略到我省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高唐县庄户剧团演出的四根弦《王小赶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得到观众的强烈共鸣;演出在阵容强大的莱芜梆子《可爱的故乡》中落下帷幕。整场演出气氛热烈,内容精彩,演员们满含激情,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大餐,展现了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活力。
记者获悉,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决赛,96个节目中有6个获得金奖,12个获得银奖,20个获得铜奖,14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工作奖。
据悉,山东省地方戏曲票友演唱大赛从5月份开始部署,整个选拔比赛持续了5个多月,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高度重视,组织得力。省里把此项活动作为今年宣传文化部门的工作重点,几大主办单位联合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安排,各市、县宣传文化部门也都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做到动员广泛,安排周密,调度有力,实施顺畅,确保了系列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健康有序。二是深入发动,广泛参与。这次演唱大赛活动在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深入组织发动下,共举办初赛140多场,复赛近40场,共有2800多个节目、5700多名演员参加,参与活动的群众近20多万人,形成了县县有比赛、村村锣鼓响、处处飘歌声的喜人局面。三是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这次比赛呈现了百戏齐演、百剧齐放的动人场景。全省各地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大力突出本地亮点,共推荐30个剧种、96个作品参加省里的决赛,充分展现了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四是全省统筹,上下联动。为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省、市、县各级统一部署,统一发动,同时展开。在五个月的时间里,各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各县举行预赛和初赛,市里举行复赛和演出活动。全省上下联动扩大了活动的规模和影响,促进了活动的品牌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