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男子酒后杀人潜逃八年结婚生子 侥幸来青落网

时间:2011-11-02 16:50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www.yunhepan.com

王某在他打工的地方被抓获。

  一斤白酒下肚,听不惯酒友的一句“看门狗”,他将人勒死后,开始了逃亡生涯,八年间几乎转遍了大半个中国,还隐姓埋名结婚生子。今年,以为警方已放弃追捕的他,再次回到青岛打工,干活的地儿离案发地仅两公里远。岂不知,李沧公安民警早已经秘密侦查将其锁定,近日,警方在工地将其抓获。

  一句酒话,一条人命

  2003年,从菏泽曹县来青打工的王某刚22岁,当年6月,他在即墨一家娱乐中心打工,但时值非典,娱乐中心生意萧条,经理便安排他与工友李某到李沧区天水路的经理私人别墅看门。2003年6月18日晚7时许,李某一朋友刘某来别墅找他玩,3人便一起喝酒。

  当晚11时许,他们3斤白酒下肚。娱乐中心经理派人给王某和李某送来“生活费”100元。刘某说了句“一个月只给100元,你们还不如一条看门狗”。王某和李某二人听后面红耳赤,王某顺手拿起屋里一根铁棍,吼着“欠揍”便抡了下去,刘某昏倒在地。其后,王某和李某借着酒力竟然疯狂地将刘某勒死。随后,二人迅速逃离现场,开始了逃亡生涯。时隔不久,李某落网。

  八年逃亡,步步惊心

  11月1日,记者在九水路派出所见到嫌疑人王某,他供述了逃亡八年惶恐的日子。王某供述,2003年6月21日,他与李某借了点路费,很快去了安徽亳州,住到以前认识的一个工友家里,后来又坐火车逃到了河南郑州。在一家啤酒厂做搬运工,2个多月时间,二人吃住在宿舍不敢随便出门,听到警车声音就心惊肉跳,后来由于厂子发不出工资便离开了。

  后来王某通过一朋友联系到父母,王某心想,与李某分开,或许会转移警方的注意力,于是许诺汇钱给李某,他回了曹县,偷走了家里100元钱后逃往西安打工,躲藏了近一年时间。2004年年底,他潜回曹县,在距家几十里路的某镇躲藏,那里外来务工人员多,不容易被发现。在此打工期间,虽然离家不远,但他不敢回家。

  隐姓埋名,娶妻生子

  王某供述,在曹县某镇藏匿大约有2年时间,2006年2月,他又坐火车窜到了广州。有工友说要给他介绍对象,不忍寂寞的他窜回曹县相亲,用自己的乳名和女孩交往。2009年9月,他跑回老家和女孩成亲,结婚没登记更没仪式,两人旅行结婚,到北京玩了一周。期间住旅馆,都是用女孩的身份证。

  王某一直说身份证丢了,化名“郭栋”,对妻子也说自己叫郭栋,婚后春节,媳妇自己去王某家,才得知他姓王,他就忽悠媳妇说“郭(国)栋”是他的乳名,他全名叫王国栋。

  婚后,王某仍继续不停地换地方换工作。2007年下半年,其妻怀孕,王某于是在老家某镇木器厂打工半年。2008年8月,其长女降生。2010年6月,王某的儿子降生。2010年年底,赔了生意的王某不堪痛苦潜回到老家某镇躲藏。

  怀揣侥幸,再回青岛

  2011年元旦过后,王某感觉事过境迁,公安机关已经不会再追究8年前的案子,于是他便潜逃回老家曹县,偏远地区找到一工厂打工,春节过后,王某的亲戚对他说自己在青岛某工地揽了很大的工程 ,让他来青一起发财,王某听后心动不已,立刻收拾行囊来到李沧区东部某工地跟着亲戚干活。

  今年10月28日,李沧警方经过秘密侦查,获知王某的线索,在李沧区金水路一工地将王某抓获。王某的工地,与当年的案发地距离只有2公里。

  八年追逃,从未间断

  记者了解到,李沧警方八年来从未放弃过对王某的追捕。九水路派出所领导和刑事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王某杀人案一直是历任领导工作必须交接的案卷 。今年清网行动以来,李沧刑警大队追逃中队会同九水路派出所民警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专案民警辗转山东、河南、陕西 、广东、天津等地二十余个城市调查,2011年国庆节后,民警侦查发现王某和其老家的亲属有过联系,锁定王某就在李沧区某工地,10月28日将其抓获。

  ■对话嫌犯王某

  我不该结婚害了老婆孩子

  记者:八年来,你换过多少假名?

  王某:有王伟、周长杰、国栋,怕被人发现,经常换名字,有时候办个假身份证。

  记者:八年不回家,你不挂念父母吗?

  王某:我只打听父母是不是平安,我对不起他们,八年从未寄过钱,从没见过他们。

  记者:你觉得最对不起的是谁?

  王某:我不该结婚,害了老婆和孩子,我不知道会不会判死刑,如果有幸能出来,我真不想见到妻离子散,现在,我的儿子还因为我落不上户口。

  记者:落网后有什么想法?

  王某:悔恨,早知道有这一天,解脱了,但一想想老婆孩子的未来,我压力很大。

  记者:为什么敢再来青岛?

  王某:我以为八年了,也许公安早就忘了,我也厌倦了逃亡的生活,就侥幸再来青岛。我打工的地方距离案发地只有2公里,我晚上经常害怕得睡不着,平时都不敢向案发地的方向看。我后悔自己当年的冲动,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文/图 记者 张同顺 本报通讯员 王洪亮

相关阅读
  • 中央八项规定3年来 青岛查处613起违规案279人受处分
  • 农业保险为啥推广难?青岛农民想买的险种还没推出
  • 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获发改委批复 总投资300亿元
  • 青岛:三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613起处理714人
  • 山东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 青岛等9城市重度污染
  • 青岛工程建设领域首例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开庭
  • 山东力促会展业发展 济青要成东北亚高端会展核心区
  • 青岛:新房开关插座仅1米高 开发商故意隐瞒称正常建设

    • 上一篇:济南市特困应届高校毕业生领到求职补贴
      下一篇:青岛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 明年低保金将超4亿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