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恒章一家人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本报记者 张璐
2011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32.82万套。截至9月底,全省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4.8万套,开工率106%。而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像柳恒章一样的城市低收入群体有望尽快被惠及。
终于住进自己的房子
11月1日下午两点,两岁的满意拽着从电视机柜里找出来的一个塑料袋,踉踉跄跄地在七八平方米大的客厅里来回奔跑。满意的母亲坐在三人沙发的一头,数落着满意的父亲柳恒章,嫌他不管管孩子。柳恒章眼睛跟着儿子在屋子里来回转,满不在乎地回应:“孩子嘛,你管他干啥!”
这是一套位于济南北外环磐苑新居的两居室的廉租住房,总面积50多平方米。今年6月搬进来后,柳恒章基本保持房子的原貌,水泥地面,粉白的墙壁,甚至连房间里的灯,柳恒章都没有换,螺旋状的节能灯管直接裸露在外面。除了挂在墙上的几幅照片和画,屋子里没有什么装饰,连家具都是柳恒章收废品时凑起来的,颜色陈旧,款式基本不搭调。
搬到磐苑新居前,柳恒章租住在仁合庄一间10平方米的平房里,前后住了十几年,“顶棚都是黑的,还露着天,老鼠在房顶来回窜,把孩子的零食都糟蹋了。”而且因为孩子晚上哭闹,影响别人睡觉,房东几次要把柳恒章赶出去。看着大呼小叫的孩子,柳恒章说,现在孩子在家怎么闹都可以,“不用担心会被人撵着搬家了。”与6个月前的生活环境相比,现在的日子虽然依旧清苦,但柳恒章感到格外满足。
正是因为这种心境,去年拿到选房证明的时刻,激动的柳恒章掩面而泣。那一瞬间,被本报摄影记者王媛定格,刊登在次日报纸的头版。“盼了多少年,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当时心情已经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惠及更多低收入群体
柳恒章以收废品为生,妻子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符合济南市规定的低收入家庭申请保障住房的条件。柳恒章回忆,从申请廉租住房到廉租住房确认,再到选房,前后大约经历了半年左右。
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2005年至今,济南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了6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特别是2010年,济南完成新增廉租住房1493套,新建经济适用房4730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3500套,向4262户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841万元。
今年5月31日,与柳恒章一样,济南有159位低保户居民领到了磐苑新居廉租房的钥匙。
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还介绍称,未来5年,济南市将新建各类保障住房16万套,进一步扩大保障住房的保障力度,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而按照山东省通报的情况,2011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32.82万套。截至9月底,全省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4.8万套,开工率106%。而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像柳恒章一样的城市低收入群体有望尽快被惠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