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3日凌晨五点,一位网友发微博称,“让我安息吧,离开这个无情的世界。其实我好舍不得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与博文同时配发的,还有一张瓶盖盛着安眠药的照片。当天上午9点30分,一名网友发现了这条微博并向济南公安微博进行微博报警。大约3个小时后,参与营救的济南公安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目前已与想自杀的网友取得联系并确认其安全。救人警方也被网民称为“微博救生员”。在网友们谴责微博直播自杀是炒作、浪费了警力资源参与营救时,济南警方表示:救人义不容辞,下次还会全力以赴。也有网友力挺博管,自杀虽然无聊,爱心不要疲劳。
跨区搜寻自杀女网友
2月3日上午9点30分,一名网友向“济南公安”微博进行微博报警,一位女网友可能想要自杀。
这已经是“济南公安”救助的第12个在微博上称要自杀的网友。作为“济南公安”微博的四名管理者之一,济南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办公室博警孙海东在接到报警后,立刻联系了网警支队,根据该网友的微博信息,确认该名网友的大体地址,同时与新浪微博管理员联系,查找到了该名网友的具体信息和姓名,但没有联系方式,楼房住址也不明确。在向济南市公安局徐春华副局长请示后,孙海东立即联系历下分局和市局指挥中心,姚家派出所社区民警和巡警支队的民警赶往现场查找,由于没有具体方位,民警只能在小区内挨户进行查找。
孙海东告诉记者,后来知道了这名网友的学校,又通知学校所在地的公安前去学校了解信息,但学校里也没有相关信息。根据该网友的原籍所在地菏泽市东明县,警方又查找其父母,并联系了“菏泽公安”微博管理员,最终找到了网友。
虽然只有短短3个小时,警方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却是巨大的。济南公安局出动了警察公共关系办公室 、110指挥中心、历下分局、巡警支队、长清分局等多警种力量,还跨区域求助了菏泽警方,费尽周折找到了网友父母,同时,济南公安还发动了公安系统内注册的300多名博警利用个人身份在微博上对网友进行安慰。
2011年8月2日,青岛也曾经发生过一起网友微博直播自杀案件,当时因无法确认该网友的具体位置,崂山警方出动了十几辆巡逻车进行地毯式寻找。
10个电话联系网友父母
由于对在微博上宣称要自杀的网友信息掌握得少,除了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外,还考验着警察们的耐心,在2月3日,济南公安第一次联系该网友在菏泽的父母时,连续拨打了6次电话才得到了对方父母的回应。
“上午11时左右,菏泽公安将网友父母信息和其父亲的联系方式告知了我们,但其父亲电话无人接听。”孙海东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时 ,觉得自己比对方亲生父母都要焦急,“这可是唯一的线索,我们就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拨打电话,终于在拨第六个电话时 ,与其父亲取得联系。”但其父得知情况后称,孩子电话号码他也不知道,并说会让孩子的母亲马上与孩子联系,结果再反馈给济南公安。
不过继续焦急等待了3分钟后 ,孙海东并没有得到回应,只好再次拨打其电话,结果电话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直到第四次拨打,才接通了该父亲的电话。
“其父称孩子的母亲刚和孩子通了电话,孩子没事 ,我们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在电话里,孙海东对孩子的父母也进行了劝导,并最终取得了其女儿联系方式,落实其并没有吞食安眠药。
济南公安博警还与该女网友身边的朋友也进行了通话,再次确认网友安全。随后,济南公安微博和该女网友的微博相继发布感谢网友的微博。处理完手头工作已经中午12点15分了。
从苏小沫儿到苏七小丸纸
实际上,在微博上发现有人自杀的时候,除了看得见的出警人员外,每一名博警都会在微博上以个人身份劝解这些自杀的网友,给他们以慰藉。“博警”这个概念正是济南市公安局在全国首先提出来的,是对专(兼)职从事公安机关官方微博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管理员,以及个人开通并维护微博的民警的专称,孙海东称,目前济南公安注册的博警数量已经超过300名。
对微博自杀直播,博警已经处理过不止一次。2010年8月28日凌晨,一名叫“苏小沫儿”的网友称将通过微博“直播”自杀全过程,后公安部门迅速出警并找到了博主,有惊无险;2011年2月23日晚,深圳一男子也在微博上“直播”割腕自杀,此事以该男子自己将手腕伤口包扎好宣告结束;2011年5月30日上午,上海市一女子因怀疑丈夫在外有“小三”而割腕自杀……
手臂上划了多道伤口,鲜血从伤口中流出……2011年12月17日下午2时许,一网名叫“苏七小丸纸”的女子在其新浪微博上贴出如此图片,并称“自杀现场直播”。恐怖的图片和文字迅速在网友之间转发开来。随即,济南市公安局的博警也很快发现了这则微博,并且通过官方微博劝阻该女子的行为。在博警联合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寻找这名女子的同时,济南博警也纷纷利用个人身份劝解该网友。
“那一次,我正在准备外出给孩子买药,突然看到这条微博后立即赶回公安局。”孙海东自称是一名微博控,每天几乎除了睡觉时间都在微博上,“回到单位后,我就立刻将这条微博直播自杀的消息转告了济南公安局注册的博警,希望他们能以个人身份对这名女子进行安慰,最起码让她知道,还有这么多人关心她。”
不光如此,就连枣庄网警也在网上参与劝解,枣庄网警直接对“苏七小丸纸”发微博表示,“你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关心你,你就因为那一个两个对你不好的人放弃自己的生命吗?快给我们打电话吧!110。”
爱心永远不要疲劳
2月3日这起自杀案例,是济南公安微博自成立以来共救助的第12名自杀网友。在确认了这名网友平安之后,孙海东立刻在微博了发起了一个讨论,对微博自杀你怎么看?见惯了这种微博直播自杀事件的网友表示,“真正想死的人不会这么张扬的,我觉得我们的善良被骗了。”但孙海东坚持认为,“我们做了有价值的工作,至少我们确认了微博自杀的人安全了。”在讨论中虽然有对“浪费警力”的质疑,但更多的是对博警的力挺:“事情的确很无聊,爱心永远不要疲劳。”
实际上,关于微博直播自杀的网友,接受记者采访的博警、各门户网站的微博管理员包括心理学家,大部分都是抱着一定要把涉事者当成真的想自杀的态度来处理事情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技巧,比如通过他的微博前后试着分析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有自杀倾向,或者在不出动警员的情况下和对方取得对话进行成功干预。
孙海东说,当警方找到这些自杀的网友之后,网友开始先是非常惊讶,他们有的并非真想自杀,只不过是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流露,但这个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干预,很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自杀倾向,所以救助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惊讶,这些自杀网友都会对警察表示感谢。“他们可能需要别人的关心,所以都会感谢我们,并且表示不会再去自杀。”孙海东告诉记者,从他们救助的案例来看,也的确没有重蹈覆辙者。
12人中并无恶意炒作
让孙海东赶到欣慰的是,在救助的这12名网友里,并没有恶意炒作者,大部分人确实有悲观厌世的情绪。
在这12起案件中,最让网友失望的莫过于网友“苏七小丸纸”,这名网友在微博发布自杀消息后又称发布“自杀现场直播”的微博只是她的一贯发泄方式,她并不会轻生,“一贯发泄方式”这一说法让不少网友指责为“炒作”,不过孙海东告诉记者,这名网友在发微博时的确有悲观情绪,只能说表达方式不对。
“实际上,在网上采取微博直播这种方式进行自杀的十有八九是假的,他们只不过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罢了,但如果不正确处理,也有可能造成不幸。”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王冠军告诉记者,比如在微博上发现这种自杀信息时 ,一定要试图劝说发布者,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是因为生活或者工作中受到了一定压力,这种压力有时候一个人能承受过来,承受不过来的时候,又缺少朋友或亲人的劝解,就容易想到自杀。
新浪微博公关部毛涛涛告诉记者,他们平时的团队也会随时观察微博上的信息,一旦发现有关宣称自杀的微博信息,他们将会及时了解该用户的信息,然后第一时间向该用户所在地的公安报警,由他们去处理。“我们主要做的是配合工作。”毛涛涛告诉记者。
文/ 记者 李杨
■探究
面对“自杀秀”,微博还能干些啥
虽然大部分人对于微博上出现的直播自杀现象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但这种大量浪费警力的现象也的确让警方疲于奔命 。有学者提出,恰当的微博管理措施和警方判断能使这种“狼来了”的现象尽可能降到最少。
“一般来说我们会查看宣称自杀的网友大量的微博信息,如果看到最近几天的确有这种情绪流露,就可以判断这个网友可能会有自杀的倾向。”孙海东告诉记者,还有就是当发现这个自杀的网友时,一般我们会直接私信本人,如果长时间没有回信,那么也可以初步判断这个网友可能正在准备自杀,我们就会紧急出警。
一直关注微博舆情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导沈阳教授认为,对于微博直播自杀现象,网友的围观可能为自杀者带来获救的机会;但同时这一现象可能造成负面情绪的传播。
对此,沈教授建议微博管理平台成立一个“危险情绪管理小组”,一旦发现有“自杀”直播的微博,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争取让当地心理组织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如果发现存在虚假“自杀”的情况,应立即封查博主的微博账号,防止负面情绪的扩散。
新浪微博公关部毛涛涛告诉记者,他们也在探讨新的管理办法,遇到恶意用“微博自杀”来博取粉丝的行为,也会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封号或者停止发微博等。
济南博警孙海东表示,实际上,如果真要碰上那种恶意炒作的或者骗取粉丝的行为,是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的。
济南公安发动了公安系统内注册的300多名博警利用个人身份在微博上对“自杀网友”进行安慰。
“你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关心你,你就因为那一个两个对你不好的人就放弃自己的生命吗?快给我们打电话吧!110。”
在讨论中虽然有对“浪费警力”的质疑,但更多的是对博警的力挺:“事情的确很无聊,爱心永远不要疲劳。”
“实际上,在网上采取微博直播这种方式进行自杀的十有八九是假的,他们只不过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罢了,但如果不正确处理,也有可能造成不幸。”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