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放心早餐亭就像杂货摊。
在海关路与科苑路交叉路口,赵师傅经营的放心早餐亭生意虽然不是很好,但他还是想坚持做下去。“放心早餐还是有市场的,如果形成气候,经营者、老百姓能得到实惠。”赵师傅认为。相关人士提出,只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部门配合,放心早餐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而不少市民也呼吁放心早餐早日引进竞争机制,让百姓在竞争中得到实惠。
放心早餐需要扶持引导
赵师傅经营放心早餐亭已有两年时间,从济宁市一家汽修厂退休后就干起了早餐亭生意,在他早餐亭买早餐的大多是上班族和学生。一个面包、一袋奶,再加根烤肠,一顿早餐的价格在四五块钱左右。赵师傅认为,这样的早餐价格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有点高。
“现在早餐公司的配送能力、生产能力和布点设置与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才是真正的民生工程。”济宁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管理科仇登珍认为,虽然追求利润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地,但放心早餐工程应该是半公益性质的,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要进行扶持和引导。
“济宁城区大型餐饮企业如果也供应早餐,是解决早餐脏、乱、差的有效方法。”仇登珍认为,老百姓在早餐亭买了早餐食品后在哪吃都是问题,放心早餐从亭子向门面房过渡应该是发展方向,政府也应该鼓励大型餐饮企业发展“放心早餐”。
城区应该布多少放心早餐点合适?在哪里布点?仇登珍说,济宁市商务局已经把“放心早餐”作为2012年二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工作人员正在对此进行调研,调研方案和早餐实施方案正在起草。
从布点到食品都需谋划
自从2004年开始,济宁推出“放心早餐”这一民生工程,到现在已有几年时间,但在如何推动,如何规范等方面,并没有相关的政策和指导办法。济宁市商务局工作人员表示,济宁市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在济宁市商务局网站上,记者看到2012年“二十项重点工作计划”,关于放心早餐的内容只有一句话,“高度重视‘放心早餐’工程,力争年内实现突破”。
如何重视早餐工程?如何突破实现?济宁市商务局副局长韦平表示,“放心早餐的核心在于‘放心’,但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原料、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等多个环节,触及到卫生、质监、工商、城管等多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前功尽弃。
“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扶持,是发展放心早餐工程的关键。”韦平说,要把早餐经营者的租金、税收等收费标准降下来。除此之外,根据调研结果将会适度布置早餐点,控制过度竞争,通过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生产质优价廉,老百姓都吃得起的早餐食品。
引入竞争已势在必行
在红星小区的一家放心早餐亭,经营者陈女士戴着标有永源放心早餐的帽子,围裙上也写着该公司的名称。每天早晨5点半左右,永源放心早餐的配送人员把货送到陈女士的亭子里,陈女士通过加热等第二次加工后,把早餐食品卖给消费者。
不少群众认为,济宁市放心早餐从2004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只有一家放心早餐企业有垄断之嫌,如果引入竞争机制,发展多家早餐公司对济宁市的放心早餐会是很好地推动。“放心早餐今后的发展肯定不会是一家公司在经营。”韦平表示,动员本市餐饮企业加入放心早餐工程,还要引进知名餐饮公司加入其中。
“在发展初期,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扶持。”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汤焕磊认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要回归到市场,由做得比较好的三四家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政府对早餐企业要进行有力地监管,让老百姓吃上真正的放心早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