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树锋 通讯员 吴振国
兴隆文化园东区高99米的双手合十塔主体建筑基本完工,九州大道东延、泗河景观大道等主要道路已经投入使用,天仙嘉苑、明珠小区琉璃厂社区安置房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以前破烂不堪的东城正在经历着快速“蜕变”,在兖州老城区的东部,一座生态东城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正在崛起。
“今年,是生态东城建设的关键一年,酒仙桥街道将围绕建设生态东城这一根本任务,着力抓好兴隆文化园和泗河生态园建设两大工程,盘活生态东城,力促东城城兖州市片区开发、服务业发展,真正将酒仙桥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社会自然和谐相互融合的现代城区。”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许振文告诉我们。
生态东城是兖州市突破县城框架,构建现代化城兖州市格局的一个重要板块。在这一板块上,包括兴隆文化园东区、泗河九州大桥、琉璃厂安置社区、泗河景观带、李杜公园、津浦花园等一批事关兖州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将陆续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生态东城俨然就是一个旧城大面积改造、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场。
当前,酒仙桥街道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积极做好跨泗河九州大桥拆迁清障工作,配合兴隆文化园东区、泗河生态治理和景观改造、李杜公园、津浦花园、古城煤矿运煤专用道路、北护城河路东延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等重点工程建设,为城兖州市重点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今年,生态东城所处的酒仙桥街道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包括为城兖州市建设重点工程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还要围绕文化旅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实施片区综合开发等等工作。”酒仙桥街道办事处主任郑辉表示。
今年,酒仙桥将加快琉璃厂社区安置房建设,确保拆迁群众按时回迁上房,继续推进三河村、天仙庙村安置房建设和天仙嘉苑、明珠花园等开发片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全部完工。
酒仙桥街道将按照生态东城的定位,重点以兴隆文化园和泗河景观带建设为契机,推进文物保护,挖掘整合文化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招引文化旅游项目、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内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以及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借外力建设生态东城,力争年内一批在谈的城兖州市综合体、星级酒店及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落地建设。
在借外力建设生态东城的同时,酒仙桥街道还激活民间资本投入到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来,对现有的现代服务业进行提档升级。围绕配套兴隆文化园等文化旅游业,酒仙桥在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上做文章,比如“老槐树牛肉”、“三河村扒蹄”、“豆腐店豆皮”等特色产品进行合理规范引导,包装升级,为游客提供可供选择别具兖州特色的旅游产品。
“兴隆文化园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一旦运营,将有大量的外地游客涌入兖州,这为兖州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如果吃、住、行、游、购、娱等现代服务业跟不上步伐,那么将会出现空档。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在这个方面多下工夫,多做文章”。酒仙桥街道一位分管负责人说。
酒仙桥地处城区东侧,也是兖州市未来的生态之区,发展工业经济、实体经济显然不适宜。但在实体经济、工业经济发展上,酒仙桥变换思路,采取借地发展工业的“妙招”,巧妙化解了酒仙桥在土地、环境等发展要素的制约。酒仙桥街道借用兖州市经济开发区、大安镇的闲置土地,建起了自己的工业基地。
在发展工业上,酒仙桥街道自加压力,今年制定了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2700万元,外贸进出口800万美元的目标。重点推进大华机械投资6000万元年产4300台的联合深松整地机项目;澳星工矿投资3.4亿年产300台的机器人生产项目。
酒仙桥街道在今年工作中,还将在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城兖州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制,民生社会保障,平安稳定、党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建设同个经济发展、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生态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