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传春)近年来,新驿镇把建立扶贫济困长效机制作为关注民生、保障和谐的重要推手,全镇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支持的民生保障网络,使处于贫困弱势边缘的人们由衷地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一
去年,新驿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0元。但平均的富裕,并不是全民的富裕。由于天灾人祸、疾病等诸多因素,在新驿镇仍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状态。
2011年9月份,正当王堂村贫困户王寿柱为儿子上大学的费用发愁的时候,镇里及时为他家送来了4000元“金秋助学”款。如今,他仍然逢人就说,“要没有政府的及时帮衬,真就把孩子的前程给耽误了。”
近年来,围绕让贫困家庭人人吃得上饭、住得上房、看得起病及让贫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学、有能力的人挣得上钱,新驿镇先后为437户1059人办理了农村低保,为130户改造了危房,为低保户免费代缴“新农合”资金,救助大中小学生近100名,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
最大限度地解决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吃、穿、住、学、医,不但是最根本、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更是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满意型政府的内涵所在。从一定程度上讲,为贫困弱势群体办几件实事的意义远远超过事物本身价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新驿镇民政办主任周生龙说。
二
大阳毯业副总黄振华说,办企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生存,现在企业壮大了,感觉更多的是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一份历史责任。几年来,像大阳毯业一样,全镇的企业家们在一边抢抓机遇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一边慷慨解囊,用行动表达他们扶贫济困的良好愿望和可贵的爱心。
“每年的中秋节、老人节、春节等主要节日,企业都为院里这些孤寡老人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现在企业和敬老院就象一家人似的。”新驿镇敬老院长王殿金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已成为新驿镇工商企业家们的一种社会生活常态。联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不但坚持每年走访慰问贫困弱势群体,还一如既往地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累计金额达50万元。滨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动认领了一名叫闫宪珠的孤儿,小宪珠现已就读兖州市某重点高中。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镇工商企业共筹措资金70多万元,帮扶贫困群众840多人次。
三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新驿镇,乐善好施不仅仅是工商企业家们的“专利”,也正在成为每一个社会人的自觉行动。仅以每年的“慈善一日捐”为例,至今已累计有近2100多人参与。
新驿地税分局副局长曹阳,每个月领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贫困高中生郭珍买些生活学习用品。“小女孩学习很刻苦,成绩也很好,如果因为家庭贫困辍学,太可惜了,我只是紧紧手帮她一把罢了。”曹阳坦然而淡定地说。
王堂村残疾女村民赵小兰说:“在王经理的帮助下,俺现在成了‘有用’的人了,每个月都能领到1000多元的工资,还给办了养老保险。”赵小兰说的王经理名字叫王怀军,王怀军以帮助弱势群体家庭成员就业致富为己任,创办了佳华工贸服装加工公司。公司成立两年多来,成功吸纳50多户贫困家庭成员就业,其中仅残疾人就有10多名。
在新驿,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