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近日,济宁市智能交通系统项目顺利完成采购,该项目预算7600余万元,将建设电子警察等系统。此次评审也是该市首次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系统联网进行,并邀请了7位部级专家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评审。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通过建设电子警察、卡口、智能信号控制、交通诱导等系统,实现道路上交通违章行为的抓拍、重要路段的视频监控、交通违法车辆的卡口拦截、警车警员的布控等,以此来提高对交通运行状况、非现场执法、警力调度、事故预防的分析能力,以及打击路面治安案件、盗抢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套用机动车号牌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提高系统科技应用水平。
由于此系统的采购数额较大,同时对设备的要求也较高,专业技术性强,参数指标十分复杂。为了保证采购过程顺利进行,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邀请了7位部级专家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系统上通过视频进行评审,这也是该市首次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评审,同时,济宁市评审现场也有2位专家评审。经过近7个小时的详细评审,北京某公司排名第一,被采购人确定为中标供应商候选人进行网上公示。该项目预算金额7624.6万,成交价6777万元,节约资金847.6万元,节支率11.12%。
该系统建成后,将在路口进行实时24小时的全景高清录像,视频信息还可投放到大屏幕上。系统对每一辆途径路段的车辆抓拍一张高清图片,并在图像中标明车辆通行数据,如时间、地点、车速、方向等。此外,该系统还具有“前堵后禁”功能,也就是指下游路口堵车排队到上游路口时,上游路口受影响的相位能够自动切换为红灯,避免交叉口严重拥堵。“路段遥控”功能可以对特殊车辆通过紧急呼叫,要求信号机提供放行。
此次项目建设在2014年省运会前将分期实施,分步建设指挥中心公共信息集成平台、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流量检测系统以及城市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等。(刘守善)
相关链接: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通过评审
近日,济宁市组织了《济宁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专家评审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7名专家进行评审。
济宁市城市核心区用地占中心城区的10.1%,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中心城区比例达23.8%,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突出,道路网络级配结构不合理,功能不清晰,这都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该规划将调整道路功能,提升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发展协调性,并优化交通组织与管理,整顿交通秩序,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规划还提出将落实公交优先,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改善慢行环境,强化慢行路权空间分配。为解决城市核心区的交通拥堵现状,规划针对太白楼路、火车站周边等处的交通现状做了调整、改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