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文颅内有一个7.2×4.5厘米的瘤体
潍坊诸城的7岁男孩小文,从今年2月25日开始,连续四天出现头疼、呕吐、发烧、轻度癫痫等症状,令家人心疼不已。经过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的检查,确诊孩子患有先天性颅咽管瘤。近日,小文颅内的7厘米瘤体被成功取出,恢复健康。
男孩颅内发现巨瘤
4月5日,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病房内,记者见到了小文的家长曲先生。曲先生告诉记者,小文从2月25日开始发病,一直伴有头痛、呕吐、发烧、轻度癫痫等症状,在当地医院通过做平扫磁共振,虽然不能确诊,但发现孩子头部颅内有巨大异样物体。孩子被送到附属医院时,意识都有些模糊了。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最终确诊小文患有先天性颅咽管瘤。
随后,医院为小文安排了手术。据了解,手术进行了四个多小时,成功取出了一个7.2×4.5厘米的大瘤子。神经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季泰令告诉记者。小文的病情如果提前三年发现,手术可能会更顺利些,孩子颅内瘤体也不会这么大。
小文手术后,住了24天医院,无任何并发症,顺利出院。4月5日,小文来复查时,医院又为其做了定向放射治疗,并没有发现问题,可以确定小文已经恢复健康。
留意孩子发育迟缓
“先天性颅咽管瘤除了瘤体在颅内的生长,通常在发病前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从一定程度上讲,医学上对于这种瘤体的治疗,还是遵循着越早越好的原则。”季泰令说。
季泰令介绍说,先天性颅咽管瘤的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二左右,有的地区还要高些,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多发病于小儿,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以下,目前发现临床年龄最大者56岁。通常,病患颅内瘤体压迫垂体,又容易造成儿童身体高热、高血糖、癫痫等症状,有症状的时候,就是已经到了发病的时候,严重的,孩子有可能会死于并发症。“我从医19年,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小文这样瘤体超过7厘米的病患,通常,颅内瘤体在四五厘米以下。此次虽然成功手术,但家长还是要提高对小文后续治疗的认知和重视。”季泰令说。他提醒广大家长朋友。日常要特别留意孩子无缘无故发烧、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如男孩睾丸发育小)等,不要“看着自己的孩子怎么也好”,不要对于孩子发育迟缓等问题不在意。(文/图记者 臧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