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坚持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做大做强“济州古城、运河之都”城市品牌的目标,围绕提升“运河文化”内涵与影响力,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和思路,全面规划,重点突破,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科学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市中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诗人李白、杜甫等在此留有足迹,元明清三代最高治运司运机构都设在此处,市中区内古运河、东大寺、汉碑馆、太白楼、铁塔寺等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具有浓郁的运河文化气息,素有“中国运河之都”之称。市中区紧紧围绕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济宁地市中区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定位,加强对市中区文化产业的统一规划和布局,进一步完善《济宁市市中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努力形成“一带、二园、六街”的产业布局。加强政策调控引导,健全协调推动机制,出台关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目标考核体系,将文化旅游产业的任务完成情况列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确保文化旅游产业顺利发展。
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两大重点,集中力量推进乔羽艺术馆及南池景市中区配套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南池公园文化集群、济宁东大寺、太白楼等旅游景市中区功能;推进京杭运河入湖口湿地项目,适时启动并加快古运河30里观光带、京杭大运河景观带建设进度,充分展现运河古韵、运河风光。高起点推进游客集散中心及高星级旅游饭店标准化建设。同时,积极参与全市旅游的大链接、大配套,设计谋划一批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生态观光、历史探幽、民俗体验、美食品鉴等旅游线路。积极推动唐口寺堌堆遗址保护和开发建设,打造文化旅游新品牌。结合市“三河六岸”综合治理,推动古运河水上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打造夜间旅游的新亮点。发挥安居、唐口、喻屯等镇街近郊优势,协调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推进农业生态观光体验游项目,串联陈庄万亩荷花园、安居花卉市场等景点,开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
不断强化“运河之都”品牌影响。积极参加省市旅游局统一组织的各类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制定运河之都旅游宣传促销方案,拍摄制作旅游专题宣传片,广泛宣传推介,组织开展“写运河、唱运河、画运河、拍运河、游运河”等活动,拓展宣传推介载体,有效提升“运河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组织策划开展2012年“好客山东贺年会”、第二届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认真梳理各类旅游要素,积极开展国家AAA级旅游景市中区、省级旅游强乡镇、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星级饭店(餐馆)、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餐馆、星级旅行社等各类创建活动。推动文化与商贸、教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行业紧密结合,搞好运河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研发销售,促进居民的服务性消费。进一步拓展济宁人游济宁、中市中区人游中市中区的营销卖点,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推动市中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大提速、大跨越。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部门新闻 > 市中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市中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时间:2012-04-11 09:57来源:中区政府网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董波强调:有序推进园林城兖州市建设
下一篇:市中区卫生局积极开展零发案医院创建活动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