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拳铺镇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工作的新经验、新路子,优化党员队伍,夯实后备力量,不断增强党在非公企业领域的影响力、号召力。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拳铺镇以“七项制度”为突破口,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工作。
一、多举措宣传制。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教育管理,利用集会、板报、广播、座谈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向广大员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扩大党在员工中的影响,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增强广大员工争做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为他们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科学分配制。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的合理目标。根据市梁山县要求,科学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工作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其他企业都根据职工数比例明确了入党申请人的新增数及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的占比;同时还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对党建工作比较扎实、党组织设置科学、党员形象好的非公企业中的优秀分子,不受名额限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按照党内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好入党手续,所需名额直接报镇党委核定审批。
三、入党积极分子预审制。一是抓好政治审查。企业员工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党委和党支部及时派人找其谈话,坚持做到个人政治态度、遵纪守法、对待职工态度、对待企业党群组织态度、生活作风、道德品行、社会形象“七个清楚”。二是抓好民主测评。组织入党申请人所在地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及企业党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职工代表进行民主测评,对优秀票达不到80%的不予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三是抓好公示确定。对优秀票达到80%的入党申请人,在经营地和居住地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
四、入党积极分子跟踪培养制。一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对每个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由镇党委安排1名党委委员,党支部安排2名党性强、有威望的党员负责跟踪培养,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与本人面对面谈心,使他们在思想上能够真正入党。二是抓好党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每年举办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专门邀请党校教授和法律专家、劳动、工会、税务等部门的负责人授课,使入党积极分子在合法经营、带头奉献、依法纳税、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抓好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史学习,参加访贫问苦等社会公益活动,激发他们艰苦创业和回报社会的热情。
五、党员发展联审制。对列为发展对象的企业主,由镇党委与派出所、工商、国税、地税、劳动保障、环保、计生等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特点进行全面深入地审查。重点审查被列为发展对象的企业主的个人历史、政治表现、财产来源;审查私营企业主是否诚实守信、遵章守纪和依法纳税;是否爱护员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是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支持建立企业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对列为党员发展对象的企业员工,由派出所、计生办、工会、员工户籍所在地基层组织、企业党支部进行联审,镇党委根据联审单位所报材料进行处理,对不符合条件的由企业党支部继续培养。
六、党建工作联系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进一步加强与辖区企业的沟通联系,协助抓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教育管理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等工作,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在召开支部大会时要求镇党委委员列席会议,对会议程序等有关内容把关。
七、无记名投票制。坚持“三票决、三公示”制度,即在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纳新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在纳新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必须由三分之二以上的支部党员参加,同意票比例必须占全体支部党员的半数以上方可通过。(拳铺镇 薛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