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宁市政府出资 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

时间:2012-04-30 20:05来源:济宁日报 www.yunhepan.com

  日前,《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出台。该《意见》显示,到2016年,建成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乡村旅游强乡镇30个、特色村60个、农(渔)家乐经营户600个。打造3个乡村旅游知名品牌、1个4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全市乡村旅游年接待能力达到2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


  四星荒山开发企业基金全免


  对利用荒山、荒坡进行旅游综合开发的企业,项目达到投资协议规定的强度,三星级旅游饭店城市配套、副食品基金减半收取,四星级以上全免;对我市经工商注册的法人企业符合旅游规划的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其建设过程中需缴纳的土地管理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等,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上级政策的前提下,实行地方所得部分先征后奖;对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从营业年度起5年内,由受益财政适当安排资金予以奖励;对具有工商注册法人企业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开发的旅游项目,旅游部门出具相关证明,依法免交市级各种行政事业收费和规费。旅游部门按行业标准挂牌命名的好客人家农家乐、旅游商品购物场所自挂牌之日起3年内,由受益财政适当安排资金予以奖励;旅游部门按行业标准挂牌命名的济宁风味小吃旅游定点单位,自挂牌之日起3年内,由受益财政适当安排资金予以奖励。


  乡村旅馆网上预订 开发建设宜居小镇


  记者从该《意见》中了解到,从现在起,各有关部门要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旅游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然后是建设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体系、标识引导和解说体系、散客自助游服务体系、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和安全救援体系。建立包括乡村家庭旅馆在内的网上预订系统,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开发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闲的旅游小镇。围绕果蔬采摘、点种、插秧等农事活动,打造农事农趣体验型旅游小镇;围绕原生态古村落、民族村寨的民居建筑文化特色,打造古村落观光度假型旅游小镇;围绕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态,打造休闲观光和养生写生型旅游小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成果,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型和科普型旅游小镇;围绕杂技、魔术、庙会、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型旅游小镇;围绕根雕、泥塑、木雕、石雕、刺绣、绘画等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打造购物观光及参与互动型旅游小镇。


  另外,再开发一些特色旅游产品,如:纺织刺绣、年画、剪纸、泥塑、草编、琉璃、陶瓷、布玩具、木制件等特色工艺品;发展一批旅游购物商店。创作发行展示济宁风土人情的书籍、摄影作品、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制作实用、新颖、多样的特色纪念品和农具模型纪念品。


  荒山旅游开发最高30年使用期


  支持利用荒山、荒坡进行旅游项目开发,按有关规定审批后,通过公开竞价方式确定给开发单位或个人最高30年的使用期;允许在旅游项目用地范围内,在符合旅游项目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20%以内的土地作为配套设施建设(不含住宅用地);旅游项目达到投资协议规定的投资强度后,旅游项目用地的土地出让金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并严格按规定及时足额计提有关专项资金及费用;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项目,需占用征用林地时,按规定审批;需采伐林木时,符合采伐条件的,林业部门优先安排采伐指标;属生态公益林林下利用的,林业部门会同旅游部门予以规划设计及审核审批。


  凡在我市具有工商注册的法人企业,获得农业、旅游部门联合颁发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获得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称号的,所在县(市、区)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获得省、市级旅游与其他部门联合颁发的牌子、称号的,所在县(市、区)视级别给予以上相应数额奖励。

相关阅读
  •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泗水圣水峪镇加快推进示范片区建设
  • 济宁市“小特产”打造“大产业” 实现乡村兴、农民富
  • 重点工作攻坚年|济宁创建“美丽庭院” 以家庭“小美”聚乡村“大
  • 政策加码 云端赋能 济宁退税新政为外贸企业发展添底气
  • 邹城推行“一企一策” 科技助力企业快复工稳发展
  • 济宁创建“美丽庭院” 以家庭“小美”聚乡村“大美”
  • 济宁市113个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 文明旅游 | 清明假期春意浓 文明踏青成常态

    • 上一篇:尼山论坛:全力打造中华文化国际化交流平台
      下一篇:济宁汽车总站开通5条一日游专线 短途客流唱主角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