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市民反映,他们通过某些网络或广告在网上订购了一些旅游产品,旅行社人员上门收取团费并签订合同,但直到临近出行,消费者再没接到旅行社的任何信息,经电话询问,才发现上当了。”据济宁市旅游局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国内有不少游客参加QQ群报名出游时产生投诉,由于组织者和游客之间互不相识,组织者不与游客签订合同也不买保险,加之一些游客缺乏维权意识,造成旅游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旅游执法部门查证困难,致使游客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有合同没公司,骗你没商量
有的游客通过网络购买某类旅游产品,经电话咨询旅行社工作人员,并接受了上门服务,也与旅行社签订了合同、缴纳了团费,但直到最后也没能成行,旅行社的电话要么接不通,要么停机,后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查实,这些旅行社或当事人根本不存在。
市旅游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提醒,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应在接受旅行社上门服务时,除了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交付旅游费用外,一定要记得索要发票,并要求工作人员出示其旅行社的相关经营资质证明材料或先期通过当地有管理权限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电话咨询。
零负团费仍是“魔鬼”
据调查结果显示:开展团购旅游的网站并不全是旅行社,多数团购旅游往往不签合同,也不买保险的,团购旅游一般都是打着超低价诱导消费者,其实质就是“零负团费”,这种低价竞争的结果就是降低服务标准,诱导游客大量购物来弥补团费的不足。以港澳游为例,港澳双飞品质5日游,正规旅行社报价在3000元左右,而一些团购网站只要七八百元甚至更低,这样的低价位,质量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
真被“欺负”了要投诉
采访最后,该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游客:“五一”出游高峰将至,市民出行前应尽量做到“认资质、多比较、看行程、签合同、买保险、索发票、谨网购、慎团购”,在旅游过程中出现服务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组团社联系解决,也可向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反映。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注意保存证据,返程后及时向相关旅游部门投诉,以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