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司马镇扎实开展“第一书记”为民服务帮扶活动,以此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抓手,走村居、访民情、听民声,对涉及群众利益多反映强烈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 努力做到问计民情、满足民需、改善民生。
抓好队伍建设,凝聚干群合力。有了好班子才能带出好队伍走出好路子,该镇包村“第一书记”们到村后,首先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架好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每周参加村支部学习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其次,在走访过程中通过和干部群众交流谈心,打破了有些干部“被动应付、不推不动”的消极局面,提升了群众谋发展积极性,有力地把干部群众集聚起来,加入到强村富民的事业上来。
围绕民情民需,切实改善民生。根据帮扶村群众的现实需求,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把责任体现在行动上,把结果落实在解民忧、惠民生上。曹庄村第一书记到村后,针对该村活动场所设施简陋和群众娱乐场所匮乏的状况,多次到村入户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对村级场所和村娱乐场地作了详细规划,目前已到位一整套体育健身器材。侯高村第一书记在去年金乡县总工会帮助建设水利工程基础上,今年又通过积极争取,协调所属单位投入近10万元对侯高村变电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变压器功率小承载不足而造成的蒜田灌溉难的问题。
提升帮扶内涵,助力跨越发展。该镇“第一书记”更加注重帮扶效果的可持续性,努力提升帮扶的档次和品质。结合“大讨论”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活动,该镇17个行政村的第一书记共组织大蒜科学种植宣讲86场,发放畜牧养殖资料5600份,组织参观示范基地6处,受益群众近3万人。结合该镇 “三引”招商机制,“第一书记”宣传带动鼓励干部群众走出去引进来发展镇域经济,全镇上下提供20余条有价值的项目信息,目前已有6个项目在谈并初步确定投资意向。
据悉,全镇17名“第一书记”到村后,迅速进入角色,担负起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争当攻坚克难的先锋、引领致富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标兵,力争以出色的业绩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目前已确立了10多个新的致富项目和30多个民生项目,并公开向社会承诺:今明两年全部完成。(祝鹏飞)
莫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