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工业大企业大集团跨越发展
本网讯:(记者武平)5月6日,济宁兖州市扶持千百亿工业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座谈会在兖州召开。济宁兖州市领导马平昌、梅永红、刘成文、周洪、张辉、李建华、佘春明,兖州市领导张玉华、范继珍、陈秋生和各县兖州市区委书记、县兖州市区长,高新区、北湖新区管委会主任,济宁兖州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兖州市区经信局长,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华勤集团年产300万套摩托车胎车间、太阳纸业40万吨高松厚度纯质纸项目、齐鲁特钢4500吨快锻项目和翔宇化纤年产10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车间。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兖州市委书记张玉华、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华勤集团董事长牛宜顺和兖矿集团、如意科技的负责人分别发言,济宁兖州市委常委、副兖州市长周洪宣读了《关于扶持销售收入千百亿工业企业(集团)的办法》,济宁兖州市委书记、兖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作了重要讲话。
马平昌充分肯定了兖州市围绕建设“工业强兖州市、文化名城、商贸重镇”的战略目标,举全兖州市之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对兖州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施“三创工程”实现新跨越给予高度评价。
马平昌强调,兖州市今后一个时期大企业大集团建设要始终突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基调,按照“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坚持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科学把握,在膨胀企业规模实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上狠下功夫,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兖州市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57户,其中,过千亿元企业1户、过500亿元企业4户、过300亿元企业1户、过百亿元企业15户;百亿元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兖州市工业的50%以上,5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70%以上,带动全兖州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马平昌指出,骨干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勇于担当责任,树立高远追求,全力全速做大做强,争当济宁跨越崛起的排头兵。要增强战略掌控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做大做强的路径和措施;大抓项目大抓投入,加快推进135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建立全球化采购体系、生产体系和研发体系,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宽技术创新途径,更加重视产业链的整体创新;切实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培育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企业一体化经营水平;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大力调整产品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节约型企业。
马平昌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倾力支持、扶优扶强,为大企业跨越发展提供优越条件、创造良好环境。要全面落实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切实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要优化保障要素供给,切实保障大企业用电、用气、用水需要,新增用地优先满足大企业需求,深化银企合作优化金融服务,积极支持企业上兖州市、发债。要切实加强扶持指导,在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根据大企业大集团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集团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满腔热情服务企业,坚持领导带头,组织力量深入企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当好企业的联络员、办事员、服务员,切实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马平昌指出,要把培育优秀企业家队伍和创新型人才队伍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着力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兖州市场开发意识、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希望企业家们具备战略眼光、富于创新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始终把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坚持开拓创新的永恒主题,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认真落实企业家各项待遇,积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马平昌特别强调,各级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用心研究、用心谋划、用心推进经济发展,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要加强对经济知识的学习掌握、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对涉及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入耳入脑入心,对本地经济情况要了然于胸。要持续加大督导调度、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和标准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达到“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要求,确保实现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济宁兖州市委副书记、兖州市长梅永红主持座谈会,并对扶持千百亿工业企业(集团)加快发展提出了要求:要树立创新观念,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正确把握兖州市场导向,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工业大企业大集团迈出新步伐。
去年以来,兖州市围绕建设“工业强兖州市、文化名城、商贸重镇”的战略目标,举全兖州市之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6亿元,人均突破1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24.5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1—4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4亿元,增长20.1%。
兖州市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成立了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工业经济运行三个指挥部,由兖州市主要领导挂帅,集中会战、统筹推进。先后吸引13家世界500强落户,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多年超过1亿美元,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兖州市”。今年一季度,与世界500强、大型央企携手合作又实现了重大突破,三一重工物流园、中联水泥股权并购等一批高大外项目成功签约。目前,全兖州市在建项目173个,其中过亿元的102个、过10亿元的12个。今年1—4月份,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31.6亿元,增长28%,实现利税28.1亿元、利润19.3亿元。
围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兖州市启动实施了“三创工程”。一是大型企业创千亿:支持太阳纸业、华勤集团拓展经营领域、加快跨越发展,努力创建千亿级企业。二是骨干企业创百亿:扶持齐鲁工装、翔宇化纤等重点企业扩规模上档次,加快创百亿步伐,年内力争齐鲁工装、翔宇化纤过百亿,10家企业过10亿元。三是中小企业创品牌: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筛选30家科技含量高、兖州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进行综合扶持,促其创优品牌、做大做强。年内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造纸包装、橡胶轮胎、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五大主导产业今年产值将突破千亿,力争五年过2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