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0日讯(记者 张凯) 滨州本是省内优质西瓜主产区,但近年来受西瓜价格、人力成本影响,部分种植西瓜的农户正在悄悄转行,不少瓜农放下锄头做起了贩卖西瓜的生意。
“一天能卖100多斤吧。”黄河十路路边,来自惠民县大年陈乡的农民陈希望(化名)说,现在西瓜的销量还没到最大,预计在半个月后会迎来销售的一个小高潮。说起西瓜的种植和销售,陈希望讲起来头头是道,原来在之前他也曾在家种植过多年西瓜。
近年来,滨州普通西瓜市场价格连年走低。这让陈希望看不到种植的希望,陈希望和几个老乡放下了西瓜种植的锄头,开始了贩卖西瓜的小本生意,“比当初种西瓜强。”陈希望向记者算着账本,“不用大棚,一亩地西瓜最多1000斤,一斤按2毛算,毛收入也就是2000元左右,根本不够投入的。”受用工成本上升的影响,陈希望感觉种西瓜不如打工合算,“种西瓜特别费工夫,现在在建筑工地做小工一天还100元左右呢。”
陈希望告诉记者,以前惠民县的麻店、大年陈、清河等乡镇是西瓜种植的主产区,受价格影响,这几年相当一部分瓜农不再种西瓜。“有的和我一样出来打工,顺带每年春天从高青、利津等地贩点西瓜卖,有的直接去工厂打工。市区路边卖西瓜的得有三分之一是老乡。”陈希望的一个惠民老乡这样说,不用大棚,单纯按自然规律种西瓜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黄河二路,来自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的瓜贩李亮介绍,他每年都来滨州市区卖西瓜,“而且相当一部分的西瓜都是俺们高青的,滨州除去几个大棚外,种西瓜的不多了,大棚西瓜也不如高青和利津多。”
贩瓜比种瓜来钱快,李亮不忌讳地说,他自己以前和跟着父亲在家种西瓜,但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如果不用大棚,单纯还是老法子种植,种瓜不如卖瓜赚钱。现在西瓜一斤卖2元,除去人工、运费,一斤怎么也能赚7毛左右,如果种西瓜的话,不如这个多。”大棚投入高,种植风险大,加之打工价格上涨,近年来,李亮和陈希望等一大批瓜农转型做了瓜贩。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