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鸡黍镇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为出发点,打出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多元化就业的“组合拳”,确保全镇农民年收入增长30%。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石。计划投资784余万元,重点做好涉及马集等三个管区,10个村8000余亩土地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中低档农田面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现已铺设生产路20公里,开挖沟渠40公里,新打机电井8眼,栽植树木15000余株,彻底改变农民用水难、大规模机械难以利用等现状,提高农产品亩产能力,增加农民农业收入。
建立“合作社+基地”模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行“合作社+基地”的管理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鼓励种养殖大户带头成立特色农业合作社,吸纳本村及周边村散户农民加入,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聘请农业专家担当技术指导,对合作社生产基地进行规模化管理,减少农作物病虫灾害、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全镇目前已成立红花斑山药专业种植合作社等6个专业合作社,成员共计4000余人。
推行土地流转模式,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以企业为平台,通过土地流转的模式,扩大华光、润丰有机大蒜基地规模和面积,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可以到企业基地进行务工劳作,按日领取工作报酬,增加劳动收入。鼓励企业吸纳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民到企业上班,改变农民单一的就业模式,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搭建就业平台,实现农民多渠道就业。积极搭建农民再就业平台,实现农民多渠道就业。通过大走访活动,详细摸查全镇农民就业情况。对急需转移的劳动力进行登记,进行集中管理。由镇妇联、工业办负责,建立企业用工双向平台,定期公布企业用工需求,推荐符合条件的农民到企业务工。积极推行村办工厂、手工加工点,吸纳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定期开展农民再就业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实现顺利就业。(夏晓燕)
莫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