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聊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烧烫伤病房内的幼儿患者占了一半,其中伤情最重的是一名4岁女孩,她被哥哥碰倒的暖水瓶严重烫伤,但因家庭贫困家人又不懂医学常识,延误了治疗时间,伤口感染。
哥哥奔跑碰倒暖瓶 滚烫的水泼向四岁女孩
医生介绍,近期,病房内收治的烧烫伤幼儿明显增多,占病房总人数的一半。
7日下午,记者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烧烫伤病房见到了接受治疗的小欣(化名)。她的两只胳膊、两条腿及腹部都被纱布缠裹着。小欣还咬着牙一手拿着药膏,一手拿着棉棒,给自己的伤口涂抹药膏,看着就让人心疼。
“疼的时候,她就哭喊。”小欣的爸爸岳显申说,十天前的傍晚,小欣的龙凤胎哥哥在奔跑时把一个暖瓶碰倒,开水正好泼向小欣,小欣疼得差点晕过去。
小欣的奶奶守在病床旁伤心地说,事发前,她刚把烧好的水倒进暖瓶里,准备给小欣洗澡用,没想到却发生了这样的惨剧。
家庭贫困没及时送医 四岁女孩伤口严重感染
“当天晚上到诊所给孩子买了药膏,以为抹上就没事了。”小欣的爸爸说,事发后,他就给小欣涂抹了烫伤膏,没料到,第二天小欣的伤情严重了,还发起高烧。
小欣的爸爸说,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小欣没有妈妈,他要干活,照看一对儿女的任务就落到他七旬的老母亲身上。
小欣的奶奶说,现在已经花去4千多元的治疗费,这些钱都是跟村里人借的。老人家自责地说,是她没看好孩子,才导致意外发生。
“孩子的爷爷奶奶常年吃药,家里没钱,舍不得给孩子看病,以为没什么事。”小欣的爸爸说,由于家庭贫困,给小欣的奶奶买药还欠诊所的钱,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帮自己。
“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小欣的爸爸说,他也恨自己没及时把孩子送到大医院治疗。
医生说,小欣的伤情被耽误了一个晚上,导致局部感染,如果来医院再晚一点,小欣可能有生命危险。“有的家长缺少基本的医学常识,听信偏方。”医生介绍,小欣的家长在没有医生确诊的情况下,擅自给小欣使用烫伤膏是很危险的。
烫伤后需用清洁冷水冲洗 涂抹酱油牙膏只会加重伤情
医生介绍,夏天孩子裸露在外的皮肤较多,尤其是1到3岁的孩子好动,好奇心强,更容易被烧伤或烫伤。“有一个2岁的孩子右手食指摸到电源线被烧焦,还有的孩子爬到灶台上,掉进烧开水的锅里。”医生介绍,最近,几乎天天都有被烫伤的小孩,被开水烫伤、被牛奶烫伤、被粥烫伤的都有。
说起小欣延误治疗的事情,医生直摇头。医生介绍,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被烫伤了,会用一些“土办法”来处理,如在伤口涂上酱油,抹点牙膏、紫药水之类,这些都是不正确的。 医生介绍,在伤口上涂酱油、抹牙膏,不仅起不到降温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对伤口的污染,也会影响医生对创面的判断。正确的办法是,立即用清洁的冷水冲洗受伤部位,等温度差不多降下来了,再用干净的布包扎好,及时送往医院。这样做不仅可减轻疼痛,还能减少余热对深部组织的损伤,促进伤口愈合,形成的瘢痕也轻。
医生提醒,看到伤口起了水疱,不要刺破,也不要剪掉破损的皮肤,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