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每天在德州开车去高铁新区上班,有拼车的请联系,赚个油钱。”27日,德城区市民张先生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寻“拼车”启事。记者调查发现,确有部分城区到县城的车主在找人拼车。
车主:
找伴又能省油钱
“我从陵县上班,每天要从城区到陵县,路上顺便找个拼车的,一趟车10元。”27日,记者以拼车为由,联系了几位提供上下班拼车的私家车主,一位私家车主称,他平时一个人开面包车往返城区和县城之间感觉太费油。找个人拼车的好处是,不但能节省油钱,还能找人聊聊天。
另一位经常往返乐陵和城区的车主表示,拼车的价钱可以再商量,主要是能有人拼车就行,“有钱总比没钱好,反正也是跑一趟。”
当记者问及拼车途中安全问题时,几位车主均表示自己驾车技术熟练,安全没问题。
拼车者:
有实惠也有风险
“有时候公交车太挤,打车又太贵,拼个车挺方便的。”市民张女士就挺喜欢拼车,由于跟同事家住得比较近,所以经常拼车上下班。对于拼车这种行为,不少市民认为几个人合乘一辆车到同一目的地,既灵活机动又能省钱省油,是对拼车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相互不认识的人拼车,能安全吗?”也有市民认为,如果拼车的话,跟对方认识还好,要是不认识,也不了解对方的车技、车辆保险等情况,万一出了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再就是,这种收费的载客行为不跟黑出租一样吗?
运管部门:
涉嫌非法营运
记者就拼车合乘现象咨询了德州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客运科。工作人员介绍,私家车未取得道路客运经营许可,进行收费载客行为,涉嫌非法营运。
“如果是朋友之间帮忙,或者无偿服务的话没事,一旦涉及收费行为,就有非法营运的嫌疑,但是现在的关键是没法取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执法当中最难的就是取证,这种介乎于经营和帮忙之间的行为很难界定,除非有证据证明确实存在收费行为,才能定性为非法运营。
专家:
难以用法律约束
“拼车现象有助于节能减排,节省社会资源,对市民出行也带来一定的便利。”德州学院的刘连兴教授认为,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结伴合乘一辆车出行,对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尾气排放也有一定的作用。拼车可以节省市民开支,是一个互惠互利的事情。
刘教授认为,这种现象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客观地看这种行为合情合理,但是严格按法律来说可能涉及到行业里面的规范问题,“这种法律也不好约束,很多拼车行为都是市民觉得合适自发形成的。”
民警:
安全隐患不小
“车主对搭载乘客信息掌握不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刑警大队毛红兵警官表示,在其他地区曾经出现过由于陌生人搭车引发的刑事案件,警方提示尽量不要让陌生人乘坐自己的车辆,以免发生安全隐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