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王丕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动足脑筋做起了打造农业大镇的“四则运算”,以求强民生、惠民生。
做活“加法”,促进农民丰产增收。王丕镇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集合自身优势,找准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切入点,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的发展后劲。与此同时,参照各村实际,镇党委高瞻远瞩、科学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示范、规模化生产的要求,重点实施了芹菜、西瓜、梨、大棚葡萄等4个种植基地和养猪、养牛、蛋鸡、狐狸等4个养殖基地的建设。
做实“减法”,真正为农民减负。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金乡县各级关于为农民减负的政策,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让村务账簿接受公众监督,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呼吁群众参与新农合、新农保,拉起农民的“保护网”。对全镇29个行政村的特困家庭进行摸底,建档集册,严格低保审核,使真正有困难的群众能够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帮助,进而也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做大“乘法”,让科技兴农效应不断放大。镇党委在充分调研镇域范围内农村农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播放远程教育平台,发放农技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开展各种切合农业生产的技术培训,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和典型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用科技武装生产,提升效益。自今年以来,我镇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700余人,发放各类科技资料3000余份。
做精“除法”,妥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镇党委多次出面与本土企业积极对接,安排农民工入企培训实践,使劳务由体能性向技能型转变。积极鼓励群众外出打工,镇劳保所认真做好用工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审批、公示等工作,使有需求的群众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用工信息。大力支持并鼓励有志之士回镇创业,通过外输内流,有效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截至目前,镇劳保所已提供各类用工信息50余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百人。(巩慧)
莫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