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密闭改造的大货车。
因为运价低、竞争激烈,不少大货车选择以超载的方式赚钱。从8月1日起,凡未取得运输资格,未经过密闭改装的大货车不得上路,但车辆经过改装后,将减少1/3的运载量,运费价格不变,这让本就不情愿的运输企业更加不愿对车辆进行改装了。6月29日,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这一矛盾,相关部门正在考虑论证,制定建筑垃圾运输保护价格。
8月起严查无证运输
为解决大货车运输建筑垃圾时超载、撒漏的情况,目前岛城对建筑垃圾运输实行特许经营制,运输企业及运输车辆需要通过政府部门的招标才能取得运输资质,运输车辆需要进行密闭改装才能上路。而建设单位或者拆除单位应当与取得特许经营权的运输企业签订建筑废弃物运输协议。6月29日,记者从市市政公用局垃圾管理处了解到,通过3次建筑垃圾运输特许经营招投标工作,目前已有27家运输企业的350辆运输车取得运输资格。
“从8月1日起,凡是未取得运输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我们将从严处罚。”该处副处长刘方炯告诉记者,目前在市市政公用局的协调下,已成立了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委等5个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办公室,下设5个推进组,采取日常巡查、联合夜查、重点抽查等方式,对建筑垃圾产生源头及运输环节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8月1日之后,如果查到未获资质的运输企业运输建筑垃圾,相连的建设单位将受到最高5万元的处罚,施工单位可罚款1至10万元,运输企业最高处罚5万元,运输车辆可罚1000元至1万元。
“目前市内四区大约有800辆运输车从事建筑垃圾运输,其中部分是外地牌照即将报废的车,行业恶性竞争使得不少正规企业存在吃不饱、没活干的状况。”刘方炯告诉记者,采取特许经营将让岛城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重新洗牌,让正规、守法的企业有活干,把不正规的企业和车辆淘汰出局。
挣得少了企业不愿改装
记者了解到,运输车辆经过密闭改装以后,每辆车的运载能力减少1/3,也就是说一辆超载后可拉 30方的大货车,经改装后只能拉 20方左右。如此一来,虽然避免了超载和撒漏,但运输企业的收益减了不少。在中标的350辆车当中,目前仅有7家运输企业的103辆运输车同改装企业签订了协议,完成改装的只有82辆,不少企业还处在观望状态。
“每辆车经过改装后运得少了,但我们与施工方签的合同没变,每方的运输价格没变,这样一来,我们的收益就少了。”岛城一家运输企业的负责人辛女士告诉记者,车辆改装后运得少了,挣得少了,但耗油量没变化成本没变化,这也正是运输企业不愿意对车辆进行密闭改装的原因。“运载量不能改的话,只能从运价上弥补了。”辛女士说 ,目前已有多家运输企业向政府部门递交了一份提议,希望相关部门出台一个建筑垃圾的指导运输价格,“可以制定类似于出租车的每公里多少钱,成为这一行业的行规”。
市市政公用局垃圾管理处副处长刘方烔表示,他们已经了解了这一矛盾,“我们正在向相关部门递交申请,考虑对运输指导价格进行论证。”据介绍,市政公用局在7月份还将组织第4次招投标工作,目前已有200辆左右的运输车有投标意向。
■探析
大货超载咋屡禁不止
采访中,大多数超载大货车司机表示超载最主要原因是运价过低。“要是运价适当,谁也不愿意超载。”开了十多年长途车的大货车司机孙先生告诉记者,“超载多了,刹车容易失灵,易造成交通事故,对道路、桥梁的危害很大。对车辆本身的损害也很大。”孙先生说,目前岛城建筑垃圾运输行业存在“僧多粥少”的局面,正常情况下,运输价格是每方30元左右,但由于竞争,有时价格能降到每方10元,因此“多拉快跑”成了这一行业的挣钱方式。
据了解,此前,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市政公用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将建筑垃圾运输纳入建筑施工招投标管理。凡属市内四区范围内的房屋拆除、房建土石方开挖工程及有土石方外运的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须先与具备资质的垃圾运输单位签订垃圾运输合作协议,确定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后,方可参与施工投标。此外,运输车辆也要进行改装,每辆车都要加装GPS,车厢要改装成标准高度,并进行密闭改装。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