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菏泽市政协楼顶的空气能见度监测仪器。 本报记者 李贺 摄
从7月1日起,菏泽市区六个监测点开始监测PM2.5。近几日由于天气状况较好,菏泽PM2.5数值为良好,如果按能见度10千米以上计算“蓝天白云”天数的话,近几日均属于“蓝天白云”天气。据了解,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后,8月1日开始将正式监测。
7月1日开始,菏泽市区有六个监测站点(市污水处理厂、市政协、牡丹工业园、华润制药、菏泽学院、市气象局)监测PM2.5,市政协和菏泽学院两个监测点监测空气能见度。
在位于菏泽市政协的空气监测设备室内,负责空气监测的技术人员高峰指着一台较新的仪器对记者说:“这就是监测PM2.5的设备。”在旁边的一台电脑上显示着当时的PM2.5浓度是42毫克每立方米。“低于75毫克都属于良好。”高峰说,由于近几日天气晴好,PM2.5数据比较低。
记者还看到,在电脑上还有一栏数据显示着当前的空气能见度为33千米,据介绍,如果按能见度10千米以上就属于“蓝天白云”天数的话,最近几天都应属于“蓝天白云天数”。“近几天空气能见度最高49千米,最低也12千米。”菏泽市环保局监测中心站站长张观省说,如果是下雨天,空气湿度在80%以上则不予统计。
“为了给市民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菏泽市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降低PM2.5浓度。”张观省说,对涉气企业进行从燃料清洁、燃烧过程清洁到废气排放清洁的三清洁生产大监查,从企业源头控制二氧化硫和粉尘的产生,不达标车辆不发放合格证,没有合格证不准上路,控制汽车尾气产生的氮氧化物、铅和细小颗粒物。此外还对餐饮、建筑等行业加强监管。
“其实居民搞装修、打磨家具、喷漆、做菜、燃放烟花等,都会造成PM2.5指标升高。”张观省呼吁,应该把降低PM2.5从政府的事变成全民的事,每个人都有环保意识,都是降低PM2.5的先行者,比如市民可以多选择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也能为降低菏泽的PM2.5出一份力。(记者 李贺)
知识链接
PM2.5到底是什么?
PM2.5指的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的主要来源是啥?
目前,PM2.5主要来源是因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其次是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大气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物。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PM2.5有什么危害?
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