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还有近20天,但伦敦早已吸引了大量来自全世界的奥运徽章迷,大西洋徽章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frank就是其中之一。
Frank:我可以说是一个为奥运徽章而生的人,特别是当另一个收集者有我梦寐以求的一枚徽章的时候,我就会想,我一定通过各种交易要得到它。
Frank说到的"pin"在英文里是小钉扣的意思,现在已经广泛把它当作"徽章"来使用,在历届奥运会上,尤其是在主会场和奥运村周围,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pin",种类稀少或有纪念意义的pin甚至可以去换奥运会的门票。
每届奥运会大约会发行3000至4000款不同主题的徽章,用来展现奥林匹克文化,纪念主办国和主办城市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拥有了几百个不同种类的pin,你就可以说,我拥有了奥运文化的一部分。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姚明、菲尔普斯等体育明星的脖子上都戴着一串别满了pin的挂绳。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很多外国徽章爱好者在场馆周围摆地摊,交换徽章,把徽章收藏热也带到了中国,如今徽章也跨入了"中国十大民间收藏"之列。张博轶是一个北京男孩,从2008年开始收藏奥运徽章,今年也将作为中国pin迷开始在伦敦的淘金。
张博轶:今年奥运会首先普通的徽章我会去收集很多,我会在伦敦大概呆两周左右,也会再收集一枚2012年奥运会运动员的参与证章,另外我还有计划找一把伦敦奥运会的火炬,奥林匹克公园我也会去,奥运村我也会联系全世界的朋友帮我办访客卡,进到奥运村里和奥运村里的运动员们直接面对面的交换。
尽管张博轶只有四年收藏史,但博轶手里的一枚银质的"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参与证章"因为存世量的稀少和对伦敦的特殊意义,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枚徽章。
张博轶:这枚徽章大概是我拿6、70枚各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徽章,我们和一个外国朋友进行交换的。它的正面是一个天使张开翅膀,右手持着橄榄枝,左手拿着胜利之号在召唤运动员,背面是一个古希腊的比赛项目:是一个四匹马拉着的战车,两名武士在战车上驱动着马车在前进。它制造的时候也只有100枚,到现在有112年的历史,中间经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两次世界大战,到现在还能够保存的如此完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吧。
在众多奥运藏品中,徽章是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一种,它承载的历史记忆也是穿越百年的奥运遗产的一部分。尽管"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参与证章"价值更高,但在博轶眼里,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会议发行的徽章是他最珍惜的一枚,因为在这届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张博轶:我知道这枚名古屋徽章的存在,但是我不知道谁有,因为它的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打听到有一个美国的收藏家手里面有这样一枚徽章,我就用我在广州亚运会换到的大概60枚徽章和他交换了这一枚对于中国非常重要的徽章。
作者:刁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