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伦敦奥运会即将开幕 徽章交流活动盛况空前

时间:2012-07-09 20:06来源:中国广播网 www.yunhepan.com
中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记者刁莹)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作为人类最大的体育盛典,奥运会除了体育比赛之外,还衍生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副产品",其中,金属质地的徽章成为保存奥运记忆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最好的载体。同时,每届奥运会的盛况空前一样,奥运徽章交流活动每届也都是以数千万枚计的交流量,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徽章迷"的盛会,也为举办城市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尽管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还有近20天,但伦敦早已吸引了大量来自全世界的奥运徽章迷,大西洋徽章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frank就是其中之一。

  Frank:我可以说是一个为奥运徽章而生的人,特别是当另一个收集者有我梦寐以求的一枚徽章的时候,我就会想,我一定通过各种交易要得到它。

  Frank说到的"pin"在英文里是小钉扣的意思,现在已经广泛把它当作"徽章"来使用,在历届奥运会上,尤其是在主会场和奥运村周围,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pin",种类稀少或有纪念意义的pin甚至可以去换奥运会的门票。

  每届奥运会大约会发行3000至4000款不同主题的徽章,用来展现奥林匹克文化,纪念主办国和主办城市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拥有了几百个不同种类的pin,你就可以说,我拥有了奥运文化的一部分。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姚明、菲尔普斯等体育明星的脖子上都戴着一串别满了pin的挂绳。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很多外国徽章爱好者在场馆周围摆地摊,交换徽章,把徽章收藏热也带到了中国,如今徽章也跨入了"中国十大民间收藏"之列。张博轶是一个北京男孩,从2008年开始收藏奥运徽章,今年也将作为中国pin迷开始在伦敦的淘金。

  张博轶:今年奥运会首先普通的徽章我会去收集很多,我会在伦敦大概呆两周左右,也会再收集一枚2012年奥运会运动员的参与证章,另外我还有计划找一把伦敦奥运会的火炬,奥林匹克公园我也会去,奥运村我也会联系全世界的朋友帮我办访客卡,进到奥运村里和奥运村里的运动员们直接面对面的交换。

  尽管张博轶只有四年收藏史,但博轶手里的一枚银质的"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参与证章"因为存世量的稀少和对伦敦的特殊意义,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枚徽章。

  张博轶:这枚徽章大概是我拿6、70枚各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徽章,我们和一个外国朋友进行交换的。它的正面是一个天使张开翅膀,右手持着橄榄枝,左手拿着胜利之号在召唤运动员,背面是一个古希腊的比赛项目:是一个四匹马拉着的战车,两名武士在战车上驱动着马车在前进。它制造的时候也只有100枚,到现在有112年的历史,中间经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两次世界大战,到现在还能够保存的如此完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吧。

  在众多奥运藏品中,徽章是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一种,它承载的历史记忆也是穿越百年的奥运遗产的一部分。尽管"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参与证章"价值更高,但在博轶眼里,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会议发行的徽章是他最珍惜的一枚,因为在这届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张博轶:我知道这枚名古屋徽章的存在,但是我不知道谁有,因为它的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打听到有一个美国的收藏家手里面有这样一枚徽章,我就用我在广州亚运会换到的大概60枚徽章和他交换了这一枚对于中国非常重要的徽章。

  作者:刁莹

相关阅读
  • 特朗普出席的活动,也有人确诊了......
  • 新冠疫情蔓延 这5场国际大活动都悬了
  • 快讯!文在寅曾和确诊患者接触者共同出席活动
  • 日本将AI技术用于相亲活动 日媒:牵手成功率更高
  • 宣布启动铀浓缩活动后 伊朗拟恢复国际武器交易
  • 英国未脱欧先准备庆祝活动 耗资近11亿被批浪费钱
  • 日本防相:自卫队活动时会先征得有关国家同意
  • 印尼警方:亚非会议纪念活动期间不发示威许可

    • 上一篇:乌克兰警方已就俄朝圣者车祸事件进行刑事立案
      下一篇:法国一新娘在婚礼结束数分钟后即产子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