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兖镇按照“一产重点抓调整”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规划调整农业种植布局,培育规模高效农业,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经济作物高效化、营销现代化,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现代农业。
以林业促增收,建设生态乡镇。大力实施生态林网、绿色通道、经济林、水系绿化和村庄绿化等五大工程。高标准完成了2012年造林任务,共完成农田林网16公里、水系绿化3.5公里,日东高速公路补植2公里,共栽植树木4.5万株;发展经济林310亩、产业苗木发展1450亩;完成日东高速公路土地流转700亩,栽植各种绿化树木4万株;327两侧栽植蔷薇1万株。确保树木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95%以上,全镇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3.6%,营造了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同时做好常发性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加强美国白蛾的预测预报与防治。提高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搞活经营,规范流转,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以种粮促增收,改变种植模式。积极探索新型种植方式,大力发展优质种粮工程,推广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和优良品种全镇4.1万农田全部种植优质小麦,玉米全部实行夏直播。搞好全兖州市实施的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把全镇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年培训人数达10000万多人次。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氮肥后移、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十项技术。同时,落实好良种补贴、小麦“一喷三防”农药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以养殖促增收,实现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全镇科学规划,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为重点,拥有规模养殖场达到13个,规模养殖专业户150户,全镇畜禽总量达到136万只(头)。发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畜禽免疫网络服务保障体系,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检结合、监管配套”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存栏畜禽做到应免尽免,确保了免疫率达100%。
以基础促增收,夯实农业保障。大力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厂、清水池、水源井、PE管道铺设、机电及监控系统等基础工程全部完工,供水人口15.2万人,高标准完成农村自来水改造升级。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全镇埋设地下电缆和地下管线覆盖达3万多亩,15个村安装了智能卡系统。积极做好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高质量的完成了水利普查台账建立、清查登记及普查表登录工作,摸清水利发展现状。按照“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基本方针,确保安全度汛。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宣传落实各级农机补贴政策,加大农机推广力度,主要是大型拖拉机、玉米收获机、玉米秸秆还田机、深耕犁等,积极筹建一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居民社区或服务队),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以流转促增收,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通过大户承包、返租倒包,转让入股等方式积极进行土地流转,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改善了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在调整出来的土地上,规划建设了一批苗木花卉、休闲观光、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现代特色农业项目。目前,牛楼社区苗木基地近2000亩,收集各类名贵珍稀品种,建设高档精品植物园,发展名优特盆景、盆栽与原有的花鸟鱼虫兖州市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同时带动交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姜高村“生态庄园”正在进行建设规划、工商注册。全村1800亩土地已完成流转1500亩,200亩草莓采摘、千亩经济林栽培、有机蔬菜种植正在建设。加快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参与该产业及相关产业,并成为现代农业的服务者,开拓者和管理者,从而促进农业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
(刘伟 李岚)